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指尖时代”手机软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浪潮中,个别地方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些“花架子”现象。近年来,各地相继开展政务公众号、APP泛滥等“指尖上”形式主义专项整治,但效果不佳。
政务公众号、APP泛滥整治存在的困难
微博、公众号沦为“僵尸号”,信息久不更新,公众关注度低;线下跑腿少了,线上“跑腿”时间却在增多,办事效率依然不高;线上满是“很感谢,已知晓”,但线下再无后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苦了基层、累了群众。近年来,针对此类问题,各地政府使用各种招式进行整治,但频频遇到问题,打了又冒、疏了又堵,主要表现在:一是整治流于形式。个别地方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往往只停留在一纸文件,口号多、落实少,计划多、行动少,据了解,目前基层干部承担的政务公众号、APP之类“互联网+”软件仍然很多。如,我省某基层干部手机上现存的APP多达十几个,承担的线上工作任务几十条。二是考核重“数据”不重“实绩”。不合理的考核往往是催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考核只注重打卡留痕,导致基层工作在“指尖”上运转。比如,只要拍照、打卡、发朋友圈、截图上报,就证明在岗了、工作了。有的干部因此重“痕”不重“绩”,为完成任务走过场、做样子,应付了事。如,我省现存各类考核评价内容依然以“痕迹”为重要指标,这一导向导致整治工作难以推进。三是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重复任务较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单个部门的任务看似不多,但多个部门的要求同时传导到基层,就成了负担,有些部门可以从其他部门得到数据,但往往怕麻烦,不愿沟通,要求基层再次统计报送,无形中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
建议:一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强化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督促领导干部树立“办实事”“重实绩”“看真效”的正确政绩观,加大“指尖上”形式主义查处力度,将形式主义的案例及危害纳入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二是清理和整合并用。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动协作机制,运用多方力量,开展联合整治和管理,注重减少存量,同时,督促责任部门加快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壁垒。三是合理考核考评。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绩原则,结合基层实际,科学设置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方式,逐步实现考核“重数据”向“重实绩”转变。
作者:陈昌远 贵州省三穗县良上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