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绵竹市坚持党建引领,动员群众参与监督,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治理形式主义,全力为基层减负,增强乡村治理效能。(10月30日《四川组工网》)
治病要找病根,形式主义问题是与官僚主义如影随形的,原因复杂多样。而群众监督的缺乏也是导致形式主义久治不愈的原因。
要积极为基层减负,合理规划基层干部的权责,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群众监督,让群众说话,让群众参与。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
基层干部是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因此对他们的评价,群众最有发言权。但是,现在评价一个干部,尽管也要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但往往还是不够深入。而上级评价干部的依据是什么呢?一是看材料,二是听汇报。这就存在力所不及的难题。上级要完成督察考核任务,就不得不依赖基层提供的资料和数据,而又难以对资料数据是否客观、全面反映了民意做出考核。用文件传达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就是因为这是低成本完成考核任务的现实方式。群众是否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升,群众最有发言权。
在基层治理中,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治理思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就能更好地考核干部、评价干部。(江油市胜利街小学 赵生勤)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