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教育回归于自然规律中去
最近看到《形式主义“入侵”校园,评比检查和非教学任务等严重干扰办学!如何解决?》这篇头条新闻,深感触动。的确,基层教育负担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部分地区中小学非教学考核名目多,迎接督导检查、调研考察任务繁重,一些形式主义和留痕主义“进校园、入课堂”,评先争优变“秀场”,成为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沉重负担,严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有些地区和学校,由于领导的心血来潮或者不断追求更为新颖的潮流课堂教学,经常处于翻新和变动中。当杜郎口中学风头正劲的时候,就去学习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当“翻转课堂”在全国大热的时候,就去模仿如何制作微视频,并要求乡村的学校都必须遵照执行。这种盲目跟风赶时髦的做法,致使教师和教研人员疲惫不堪。这样既苦了老师,又耽误了孩子们学业,家长们也要用手机打各种卡,每天要时常看看家长群又有什么新任务。特别是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们好多还真干不了这个职业。
《未来教育遐思》说,应试教育下这些弊端是不可能解决的,只有学分团制才能涤荡应试教育22种弊病,让人类教育走向科学。
教育是人生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取决于教师对职业的责任解读。真的没必要走形式主义,应该减轻老师思想负担,把老师上课时间真正用在培养孩子们身上。教师本就属于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面对生活的琐事,所以在道德、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且不影响第二天工作的情况下,下班时间老师们自由安排。这样给老师们真正的心身放松,少把不良情绪和焦虑传递给孩子,我想孩子们的抑郁机率也应该就减低了!
教育是一项务实求真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去做,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唯有破除干扰学校的形式主义思维,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为基层教师营造清朗的教书育人环境,才能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中心小学校 肖仕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