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新时代新征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如是说。(11月9日 人民日报)
粮食是“国之大者”,古有范蠡在《范子计然》著道“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今有基辛格曾说“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从古至今,圣贤之人及从政者都意识到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存亡。思想家和统治者们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到了粮食是民生之本,从“仕农工商”的排位也可看出农业生产者的重要性,他们把重农思想贯穿在从政理念中。
我国作为粮食大国,时刻将粮食生产安全作为重中之重,若想在波云诡谲的世界发展大变局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那么结合古今经验,作为一个国家发展之基的粮食安全就是真正的“国之大者”。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先”粮食的重要性已是全国人民都了然于胸的,只有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我们才能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这是一个国家立身于世界之林的基本要求,更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我们的国家除了是粮食生产大国,更是人口大国,这就意味着,我们自身面临的可能的问题也更致命,如果我们的国家在粮食安全上出了问题,其他国家合起来可能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卖给我们,“船大难掉头”,这种问题带来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放在国家发展的第一位也不为过。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从二十大精神和“三农”也能明显看出我们的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粮食安全更是关乎到乡村振兴的最终成果,以及人民的生存权利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在我们肯定已经取得的粮食安全的成就的时候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伴随着粮食供需结构的变化和农业工作人数以及工作方式的变化,粮食安全仍有一些问题亟需破解。
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就是将我们国家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应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产业的发展水平,努力实现粮食安全带动乡村振兴,国家复兴,将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建设的“发力点”,并充分发挥粮食资源优势,让中国在世界高速发展的洪流中屹立巍峨。(高凌浩)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