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锻炼实践的好地方,广大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心怀人民群众,迈出实干步伐,从“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中感悟真理力量,汲取实践伟力,扛稳属于新时代年轻干部的使命担当。
“四下基层”要注重加强居民群众思想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利用下基层机会,当好政策宣讲员,不仅要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把政治话语转变为日常用语,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将固定阵地“定点讲”和流动阵地“巡回讲”相结合,少些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多些“板凳会议”“围炉夜话”,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乡土话”、讲浓“百姓味”、讲出“时代性”,切实将理论政策讲准讲深、讲活讲透,让党的政策真正成为寻常百姓“易得”“易懂”还“易用”的惠民举措,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既“入耳”又“入心”,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磅礴力量。
“四下基层”要从机关“会场”走向基层“现场”。
广大党员干部不应困在办公室里“上传下达”、陷入“文山会海”不能自拔,当利用好“一线工作法”,坚持专题调研与综合调研相结合,真心实意与居民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同居民群众坐一坐,说一说,问一问,倾听他们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第一线声音,努力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小步快跑”的为民姿态,切实解决改革难点、发展堵点、民生痛点,知群众盼、解群众愁、暖群众心,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
“四下基层”要主动帮助解决历史信访积案。信访工作既要保持“坐诊”的责任感,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事事有回音”、提出合理的诉求“件件有落实”,做到“有信必复,有访必答”,把“脉”号准、把“方”开好;还要增强“出诊”的主动性,放下架子、沉下心思,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交流沟通,将等矛盾问题“找上门”转变为把对策建议“送上门”,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对诉求合理的,要加大与相关部门协调会商研判力度,切实按照规定政策解决到位,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诉求无理的,要加强思想帮教到位,宣传法律法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其思想转化工作,进一步理顺情绪,做好安抚工作。(撰稿人:刘洋 单位:桐林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