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各地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找准工作当中的中心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找准“政治建设”的中心点,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必须切实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为关键点,突出政治功能、强化组织力,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农村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让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乡村振兴中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找准“人才振兴”的着力点,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力度培育本土人才,要坚持在产业一线选准人才,组织开展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返乡创业青年风采展等活动,发现更多有能力、有干劲的本土人才,努力实现农村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要积极拓宽乡村人才培育渠道,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注重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退休干部职工等回乡发展,帮助其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找准“市场规律”的落脚点,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要依托本地资源禀赋、特色产业优势,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支持农业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方式带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促进农村资源要素有序流转。(李再洪)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