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学生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统筹资源,构建模式,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把我校创建成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为了有序、有效推进工作实施,实现既定的劳动教育目标,决定成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坚持基本原则,发挥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正确观念。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抓住关键环节,开展教育活动
我们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我们注重学科融合,落实“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我们要让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支点,变成劳动实践训练场,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有序开展。
1.学习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年龄特点,利用每个寒暑假学会1―2项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
2.协助家务劳动,减轻家长负担。引导学生协助家长开展家务劳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学习做好清洁卫生,消毒防疫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好孝老、敬亲、爱老等活动。
3.开展兴趣劳作,体会劳动乐趣,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兴趣劳动,创作各种手工作品,促进手眼协调、手脑协调能力,体会劳动乐趣,提高劳动技能。
4.利用家访,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5.组织实施好劳动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企业,参加校外劳动锻炼,在校外的观摩、体验学习中,习得劳动精神。
四、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劳动教育评价内涵
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育人的评价体系。
1.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作用,学校组织各项活动,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作品,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最好的承认与鼓励。
2.通过“我爱劳动我来秀”的劳动实践征集活动,让家长协助展示学生在校外的劳动实践过程,通过点赞的形式进行评价,评选出劳动达人等,引领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3.参加社区服务性劳动,确立学生劳动评价方式,制作“学生劳动手册”,组织学生填写《学生劳动手册》,记录劳动过程和感受。手册设计了劳动时间、内容、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几项内容。记录参加劳动的次数、态度、过程、收获等方面,记录劳动的感受和乐趣,从劳动积极性、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效果等方面开展自我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活动。
4.通过学生劳动实践过程的评价,以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提高劳动水平,培养劳动精神。
5.加强对教师的评价,把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效和班级(劳动)管理情况与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相结合,有效激励老师们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遂宁市安居区横山镇中心小学校 唐坤志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