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扎实弘扬“四下基层”之风,架起与群众的“连心”之桥。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夯“连心”桥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联系群众的“一手资料”,是群众获得有效信息最快捷的途径。宣传工作下基层,绝不能“照本宣科”,要从“声边”到“声边”,准确、全面、生动地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好政策送到一线。要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在少数民族村落,更应该挖掘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用民族语言做好宣传。突出大众化宣讲、通俗化阐释,把党的政策主张讲清楚讲明白,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真正让党的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调查研究下基层,固“连心”支座。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基层是练兵备战第一线,离官兵最近,更应躬身实践,“刻舟求剑”、“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有多少真情。”我们党员干部要有“石穿鞋底”、“汗湿衣衫”的精神,下到田间地头,迈进百姓之家,在脚步向下中探实情、增动力。要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解决矛盾,在深入的调查研究中深刻分析、累积经验,总结归纳推动基层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一叶知秋”的本领。
信访接待下基层,稳“连心”桥台。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台”,是直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化解矛盾的窗口,更是检验党政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试金石”,我们绝不能把信访当做“负担”避,把矛盾当“皮球”踢。党员干部要要自觉践行信访接待下基层,变群众“坐诊”为干部“出诊”,变“急难愁盼”为“满意清单”,要敢于到矛盾相对集中、问题相对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方去,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成效。通过直奔基层、直击矛盾、现场应考,做到全面走访、主动约访、上门回访,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连心”桥台有多稳固。
现场办公下基层,拓“连心”桥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推动基层建设发展,从“机关会场”到“基层现场”,才能“精准把脉”。我们党员干部要把工作着力点主动放在基层一线,带着真诚走近群众,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切实把下基层、到一线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都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拓宽与群众的“连心”桥跨,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作者:邰碑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