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指出:“要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活用“三重身份”,把干事创业落到具体行动中去。
坚定道德操守的“思想原点”,当好廉洁自律“把门人”。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讲政治、有信念”的重要尺度,是干事创业的“指南针”,直接决定着干部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坚定道德操守,始终做到慎独慎微、严于律己、知行合一,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守住廉洁底线,正确处理公与私、情与法的关系,做到不贪不占、洁身自好。
抓住人民群众的“利益原点”,当好为民服务“打井人”。要想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从群众的呼声中寻找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政绩的根本标准。党员干部要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始终牢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须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做细,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聚焦务实担当的“实践原点”,当好实干苦干“拓荒人”。“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党员干部须坚持担当作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工作效率和工作目标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规律、符合发展大势。须用好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多到矛盾困难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发扬“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各项情况摸实摸透,拿出管用措施,为人民群众解决各项问题。(李再洪)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