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文章中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文章,在保护、发展、互鉴中推动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在保护传承中涵养文化情怀。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生动记载,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一方面可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坚定民族同胞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我国参与全球文化治理,推动中华文化更加蔚为大观。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要坚持多方参与、凝聚合力,提升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对历史文化蕴含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情感等重要价值认识。要增强保护自觉,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加大保护力度,寻求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设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专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在守正创新中淬炼时代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财富,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在传承保护的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活化利用,让沉睡的历史资源焕发生机,以创新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绽放新魅力、赋予新动力。
在交流互鉴彰显中华力量。“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包含着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我们应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一起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积极处世之道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中国力量。(潘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