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不过,近期也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多个热门旅游城市的经济型酒店假期价格已升至近千元每晚。(4月29日《证券日报》)
“五一”假期如期而至,许多人都有出游计划。但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一些热门旅游地的度假酒店、网红民宿的热门房型却“逢节变贵”,且大多数是数倍,甚至是十多倍地疯涨。可以说,用“贵得离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按说,每逢节假日,酒店、民宿的价格适当涨一点,这也可以理解,毕竟酒店、民宿也有淡季、旺季之分,通过旺季涨一点,也可弥补淡季的收入不足,以维持正常运转。但如果“逢节就贵”,且“贵得离谱”,这无疑是一种短视经营行为。
其实,旅游景区的酒店、民宿做的就是一种长流水的生意,而不是“一锤子买卖”的生意。这就要求我们旅游景区的酒店、民宿,既要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又要在价格上“亲民”,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常来常住”。否则,一旦“逢节就贵”,且“贵得离谱”,游客岂能不被“吓退”?
因此,笔者以为,要遏制旅游住宿“逢节就贵”,还需监管发力。一方面,监管要“严督查”。市场监管、物价、消保委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既要规范节假日旅游住宿价格的标准,又要加强对酒店、民宿的价格监督和检查,防止一些酒店、民宿“逢节就贵”,破坏旅游消费环境。另一方面,监管要“严处罚”。相关监管部门要对“逢节就贵”的酒店、民宿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不妨通过开罚单、列入“黑名单”、停业整顿等多种处罚手段,让无良酒店、民宿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停业代价”,倒逼其自觉远离“逢节就贵”,让价格回归正常,回归合理。
同时,游客一旦遭遇旅游住宿“价格刺客”,既要坚决说“不”,又要积极大胆地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住宿消费权益不受侵害,切忌“装哑巴”,任凭酒店、民宿“逢节就贵”,损害游客的住宿消费权益。
旅游住宿不能“逢节就贵”。相信,只要监管严督查、严处罚,再辅以消费者维权,就一定能有效遏制旅游住宿“逢节就贵”的不正常现象,从而给广大游客营造一个价格透明、合理的旅游住宿消费环境。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