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要以通过兴科技、聚人才、强产业三大方式形成强大合力,助推新质生产力飞速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以“聚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新动能”。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广纳人才、育好英才、用好贤才,引进一批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探索实行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主动为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广阔舞台,探索实行“揭榜挂帅”等模式,奋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以“兴科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点燃“新引擎”。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补短板、建长板、成体系,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住;要坚持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使科技创新从“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要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形成“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让新质生产力能够“顶天立地”。
以“强产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5G、高铁、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未来产业还处于孕育萌发阶段。“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要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场景为牵引,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布局和未来产业培育,将前沿技术赋能重构农业、制造业、能源、交通、文旅等行业,以产业升级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推动新兴产业建链,超前布局人工智能、6G、元宇宙、类人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力争在若干领域实现并跑、领跑;要发挥政策和资金的鼓励引导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整合,更好地赋能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张婧)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