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油市人民医院 赵兴丽
蜂蜇伤是被蜂(如蜜蜂、大黄蜂、胡蜂等)蜇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是一种生物性损伤,是临床急症之一。蜂毒的主要成分是组胺、神经毒、蚁酸,蜂尾部毒刺刺进皮肤后,可将毒素注入人体,从而引起生物性中毒。被蜂蜇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显著的烧灼感或痛痒感,周围潮红肿胀,中央常有一个刺蜇所致的淤点,较重者形成水疱。少数可伴有全身中毒现象,受蜇皮肤立刻红肿、疼痛。如果被成群的蜂蜇伤后,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一亿以上人群被膜翅类昆虫叮咬,其中约10%的人可能危及生命。蜂蛰伤的发生率因国家和区域而异,受气候、生态参数、生物多样性、物种分布、人口密度、经济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蜂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出行前了解其分布做好防护,并了解急救措施是重要的。
如果不小心被蜂蛰伤该如何自救呢?
1.被蜂蛰伤后,首先要尽快拔出留在皮肤内的蜂刺。可用消毒的针头或镊子轻轻挑出蜂刺,切忌用力挤压或用嘴吸吮,以免将更多的毒液注入体内。如果在野外无法找到工具,可用指甲轻轻刮出或尝试用嘴将刺吸出,但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加重伤口。
2.清洗伤口
拔出蜂刺后,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以减少毒液的吸收。清洗时要轻柔地按摩伤口周围,但不要用碱性溶液或碘酒等刺激性药物擦拭伤口,以免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对于不同类型的蜂蛰伤,清洗方法也有所不同:蜜蜂蛰伤: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用肥皂水、5%碳酸氢钠溶液或3%淡氨水等弱碱液洗敷伤口以中和毒液。黄蜂蛰伤: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液体中和,如用1%醋酸或食醋洗敷伤口。
3.冷敷伤口
清洗伤口后,可以用冰块或冷湿毛巾敷在伤口处,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但注意不要将冰块直接敷在伤口上,以免冻伤皮肤。冷敷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局部用药
对于局部红肿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白色洗剂以消散炎症,或用抗组胺药、止痛药和皮质类固醇油膏外敷。红肿严重伴有水疱渗液时,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此外,也可用生茄子切开涂搽患部以消肿止痛。但请注意,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不当药物。
5.口服药物
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可在医生建议下口服抗组胺制剂或小剂量强的松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对于严重的蜂蛰伤,如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时,应及时就医并注射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被蜂蛰伤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呼吸急促等严重过敏反应时,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监测体温,如有发热等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在被蜂蛰伤后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如果被蜂蛰伤面积较大或同时被多只蜂蛰伤,应立即就医进行抢救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抗炎、抗感染等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现被蜂蛰伤后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或出现小便减少、颜色加深、黄疸等临床表现时,应立即就医进行抢救治疗。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患者已经出现了多器官功能损害或休克等严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救治。
如何预防蜂蛰伤?
1.避免穿着会吸引蜜蜂的亮色或印花服装。
2.开车时,注意摇上窗户。
3.野外作业,割草或修剪植物时务必小心,这种活动可能会将昆虫从蜂箱或蜂巢里赶出来。
遇到蜜蜂时该如何做?
1.如果周围只有几个蜜蜂在飞,保持冷静,然后慢慢离开此处。用力拍打可能会导致昆虫蜇人。
2.如果被蜜蜂或黄蜂蜇伤,或有大量蜜蜂开始飞来飞去,请捂住口鼻快速离开此处。蜂蜇伤时,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会吸引其他蜜蜂。如果可以的话,请躲进建筑或封闭车辆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