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跨坐在他那辆心爱的125本田摩托车上,身姿在阳光下勾勒出一道利落的线条。他轻轻转动油门,摩托车发出低沉而富有节奏感的轰鸣,缓缓驶离青城山。青城山的轮廓在他身后渐渐远去,青山绿水间的清新与宁静,似乎还萦绕在他的身旁。
阳光暖烘烘地洒在身上,像是一层轻柔的薄纱。李勇的目光不时落在公路两边的水渠和排水沟上,那里的水清澈见底,水草顺着流水的方向自在地摇曳着,仿佛在跳着一曲无声的舞蹈。他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满是惬意,心中默默感叹着这一路的好风景。
随着摩托车缓缓前行,眼前的景色逐渐发生了变化。当进入成都平原,原本清澈的溪水竟渐渐浑浊起来。李勇微微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放缓车速,仔细打量着周围。公路上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嘈杂的声音打破了之前的宁静。行人匆匆忙忙,神色各异,似乎都在奔赴着各自的生活。
就在这时,李勇看到公路行人道上,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正费力地骑着一辆人力载货三轮车。车上堆满了青菜和土豆,菜堆得高高的,几乎要把中年人遮挡住。李勇心中涌起一股好奇,他把摩托车停在路边,快步走上前去。
“朋友!你这一车菜是拿到集市上去卖的吗?”李勇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礼貌地问道。
中年人听到声音,停下脚步,抬起头来。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皮肤黝黑粗糙,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中透着质朴和坚韧。“是的!我是拿到双流街上菜市上去卖的!”他喘着粗气,回答道。
“这一车青菜、土豆,估计能够卖多少钱呢?”李勇的好奇心更浓了,接着问道。
中年人憨厚地笑了笑,挠了挠头说:“没有多少钱,估计就一百来元吧!”
李勇微微点头,心中不禁感慨生活的不易。他看了看车上的菜,又说道:“我们虽然有土地,还是要靠自己去种。否则,就会饿饭!”
“也对哈!”中年人用力地点点头,眼中满是认同,“看见,你的青菜绿油油的,好漂亮哦!”李勇由衷地称赞道。
“是的!我们土里的菜,全部是青城山下来的优质山泉浇灌的。所以,质量比城市周边的菜自然要好吃、好看许多。”中年人说起自己的菜,眼中满是自豪。
李勇的兴趣被完全勾了起来,他索性坐在路边的石阶上,和中年人聊了起来。原来,中年人叫邱老四,在这片土地上种了大半辈子的菜。他熟悉每一寸土地的脾气,了解每一种蔬菜的习性。他的菜园,是他的心血,也是他生活的全部寄托。
“邱大哥,你是怎么掌握这些种菜的窍门的呢?”李勇一脸敬佩地问道。
邱老四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这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从小我就跟着父亲在菜园里忙活。那时候,觉得种菜又苦又累,可现在想想,这才是最踏实的生活啊!”他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过去的岁月。
“用山泉水浇灌的菜,味道真的会不一样吗?”李勇追问道。
“那可太不一样了!”邱老四兴奋地比划着,“山泉水干净清甜,富含各种矿物质,菜喝了这样的水,自然长得好,味道也更鲜美。你要是尝过,就知道和普通水浇出来的菜差别有多大了!”
李勇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邱老四则耐心地解答着,从选种、育苗,到浇水、施肥,再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讲得细致入微。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种菜这份事业的执着。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一抹绚丽的晚霞。李勇看了看时间,意识到自己该赶路了。他站起身来,感激地对邱老四说:“邱大哥,今天和你聊得真开心,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向你请教呢!”
邱老四也站起身来,拍了拍李勇的肩膀说:“小伙子,欢迎你随时来!种菜这事儿,学问大着呢,只要你想学,我知无不言!”
李勇跨上摩托车,向邱老四挥了挥手,发动车子继续前行。他的心中满是收获,不仅了解了种菜的知识,还感受到了一位普通菜农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守。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种质朴的情感显得尤为珍贵。
公路上,摩托车的影子被夕阳拉得长长的,李勇的思绪却还停留在与邱老四的交谈中。他不禁想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努力前行,无论是像他这样四处奔波的人,还是像邱老四这样默默耕耘土地的菜农,都在为了生活而奋斗。而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片段,却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前方,成都的轮廓渐渐清晰,城市的喧嚣声也越来越近。李勇深吸一口气,加大油门,向着城市驶去。(周玉军 林春)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