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七月,风和日丽,凉爽宜人。俯瞰贵州瓮福“亚洲磷都”大地,座落于福泉与瓮安工业园区之间的罗坳村,9000亩绿油油大坝像似磷化工产业带上一颗耀眼的“绿宝石”明珠。
壹千亩“大豆+玉米”立体种植、两千亩优质烤烟“综合体”、五百亩“优质稻+鱼”、五百亩精品蔬菜、五百亩菊苣、三百亩青贮玉米、二百亩中药材,枝繁叶茂,长势喜人。核心区“校政企村农”两千亩农产品直供、科技成果转化、新品种示范增收基地更是抢人眼球,尤其是黔南师院乡村振兴“博士服务团”领衔的地块,“辣椒+香葱有套作”、吊瓜种黑麦草、叶面试剂喷施肥等示范基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致。
呼啸而过的拉菜货车,割菜、除草、摘椒忙碌的工人,“万企帮万村”“校农结合”行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近日在罗坳村9000亩核心区中心——众创未来农业龙头企业所在地,一场别开生面的签约仪式正在进行。黔南师院、贵应职院、贵应技师等地方院校,与贵州川恒、胜威、裕能、盛屯、越都、新河环保、川东、博创、众创未来、都匀新路等一批工业集团公司、工业骨干企业和农业科技、农业龙头、电商领军企业,与罗坳村合作社、农户签下“校政企村农”合作“工业反哺农业”乡村振兴示范区协议,内容包括“共建联合党支部”“农产品直供基地”“乡村博服务团”“定单人才培养”“转移农村劳动力”“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兴农示范”“教育振兴乡村”等10多个项目协议。
这份“签约”,早在两个多月前已“悄悄约定”了。黔南师院与众创未来省级龙头合作,年内规划打造的29个博士领办的“科技兴农示范点”,已启动建设14个。
今年以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在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中,抓住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风口”机遇,三月中旬与福泉市委市政府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校政企”结合创建“新能源材料现代产业学院”,为产业集群定单培养输送人才、转化科研成果、开展难题攻关、蹲点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助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在社会中特别是产业集群引起热烈反映和省州领导批示肯定。
“校政企村农”合作共建“工业反哺”乡村振兴示范区,是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成效基础上,学校围绕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推进校政、校农、校企、校园(区)、校产(业)、校校、校网(络)、校贤(才)融合发展,构建“大校农结合”格局,通过学校、职能部门、工业企业群、农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核心企业,与乡村、农户合作,共建联合党支部、抱团“集团消费”、定单培养人才、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难题攻关、实施成果转让、教育振兴乡村等多形式结合,构建多主体“利益共同体”。
今年4月开始,“校政企村农”合作“工业反哺农业”乡村振兴示范区,就以“校政企村农”建立联合党支部为切入点,把党组织建在产业带上、建在项目中、建在田间地头,发挥党员、党小组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中攻坚作用,实施党建引领乡村组织振兴;以“校政企”结合建立“消费集团”,定向定点定时定单定点定田块“六定”采购示范村农产品,并通过“校农结合”一码通平台、电商龙头,用“配额换定单”、直购直销、网络销售等方式“黔货出山”,实现产业振兴;以“博士支农服务团”为着力点,实施改良品种、科学测土配方、生物病虫害防治等方法推进产量倍增和乡村田园综合整治,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培养产业人才为重点,实施“定间培养、菜单课程”,工农商产业链需求培养不同层次需求人才;以文化教育为核心竞争力,教育振兴乡村、振兴乡村教育,开展政策宣讲、文艺宣传,把党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
签约仪式上,还为“校政企村农”联合党支部、黔南师“乡村振兴博士服务团”授牌,黔南师院“乡村振兴政策宣讲传声筒”“乡村振兴文艺宣传轻骑兵”、福泉市文旅局演出队为当地群众带去了一场精彩的宣讲宣传文艺演出。(陈治松 王廷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