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陆地淡水制氢成本相比,海水直接电解水直接制氢成本与前者相当(无占地面积等设施和污染物处理成本)。
未来进一步降本来自于两方面——海水直接电解水直接制氢能耗的降低和海上风电价格的降低。据谢和平测算,以目前海水直接电解电耗5kWh/Nm3氢气进行估算,在电价低于0.09元/度时,综合成本有望低于0.87元/ Nm3氢气(煤制灰氢成本下限)。目前团队已攻关第二代技术,使得技术能耗降到4.5kWh/Nm3,随着电解制氢能耗降低到4.0 kWh/Nm3时,在电价低于0.11元/度时,海水直接电极制氢成本将低于0.87元/Nm3(煤制灰氢的极限低价)。
另其测算,当海上风电电价低于0.23元/度时,海水制氢成本与煤制氢+CCUS相比具有竞争优势;当电价低于0.15元/度时,海水制氢与煤制灰氢相当;当电价低于0.11元/度时,海水制氢成本将完全低于煤制灰氢成本。
“这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谢和平说。
对未来技术产业化的思考
在谈到未来的技术和产业化趋势的思考时,谢和平表示,一方面,团队将对原理技术迭代升级。这包括全新原理对碱性电解槽(AWE)升级,以及全新原理对酸性质子膜电解槽(PEM)升级。
另一方面,团队还将对制氢平台技术迭代升级,包括建立漂浮式海水直接制氢平台技术(大中型)、固定式海水直接制氢平台技术、动力式海水直接制氢船技术(大吨位)。
而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方面,谢和平指出了三条路径。第一条是与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团队合作,打造“海水制氢+镁基固、储、运、用技术” 产业链。
其次,其团队将与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张清杰院士团队合作,打造“海水制氢+氢氨一体化”技术产业链,即直接使用海水制氢,同时就地转化为已储运的氨燃料,通过氨运输船(已有)或氨燃料船舶(未来)完成氨的运输/消纳,实现海上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无碳排放氢—氨循环,氨氢融合(以氨载氢、氨氢并用)。
再次,未来也可打造“海水制氢+绿色甲醇一体化”技术产业链,即直接使用海水制氢,并通过空气捕获二氧化碳,就地转化为甲醇燃料,通过海上现有的油气管道或甲醇动力船舶或甲醇运输船完成绿色甲醇的运输/消纳,实现对海上可再生能源驱动的负碳“氢→绿色甲醇”转化,为燃料动力车、合成纤维、塑料、农药、燃料、合成蛋白等提供重要载体。
除了这三条路径,团队还将继续在海水直接制氢个性化装备制造全新产业链上发力,研发攻关个性化的海上风机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对接大规模的“固定式”、“动力式”与“漂浮式”海水直接制氢运行平台全新技术装备,力争引领全球“海洋绿氢”产业链。
谢和平的雄心壮志还不止如此,在演讲的最后,其更提出了“提供一个海湾来建成大规模研发与中试示范基地”的设想。据谢和平介绍,2023年7月20日,其团队已经与泉州市委代表见面,协商落地泉州产业化事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