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三年后的重逢!浙企“董事长们”亲赴世界各地抢拿订单(1)
一别三年后,海外客户对与浙商的重逢十分欣喜:“中国人做事认真,能力强,我们希望和中国人有更多合作。”
浙江金华服装企业主刘红军如今正在美国纽约拜访客户,自2022年12月7日出发,他飞了欧洲、东南亚、北美的10多个国家;同是金华服装企业主的刘红卫飞了非洲4国,调研考察在非洲投资设厂的可行性;永康五金企业主徐伟强飞了中东、欧洲、北非的4个国家,目的是带领永康五金产业联合出海……
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浙商或自行出发,或参加政府组织的“抢单团”,飞赴世界各大洲拿新订单、谈新投资,迅速“开疆拓土”。
一别三年后,海外客户对与浙商的重逢十分欣喜:“中国人做事认真,能力强,我们希望和中国人有更多合作。”
三年后的重逢,也令浙商的发展思路愈发清晰——中国制造企业要主导供应链,把品牌、研发、高端制造抓在手中,而把价值较低的环节分配给新兴国家;如同几十年前外资进入中国一样,如今已到了中国技术、管理、品牌、资本输出的时候。
生意不仅仅是生意
欧洲雪后的道路上,刘红军与同事拉着装满新面料、新款式的大行李箱,满面笑意。
刘红军是服装企业新德集团的董事长,该集团在国内、孟加拉国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并在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地设立研发和营销中心。
刘红军欧洲雪后的道路上,刘红军(右二)同事拉着装满新面料、新款式的大行李箱,前往拜访客户
“这两周,新德集团九员虎将在欧洲各国抢单,两名小将在南亚、中亚和非洲拓市场;下周,一支团队出征俄罗斯。11月中旬团队奔赴美国抢单,11月底澳洲抢单,1月主力奔赴美国、加拿大继续抢单。”刘红军在朋友圈描述团队在各大洲分头出击的状态。
刘红军自己也早已按捺不住。身为外贸人,在海外跑是常态,三年守在国内,如今终于能重新出发。他于2022年12月从上海起飞,在欧洲跑了近两周,一天跑三四家,密集拜访荷兰、德国、西班牙、丹麦、法国、意大利等地的客户。他在欧洲的出行主要依靠西班牙一处机场,不到一周时间已到访该机场6次,“比杭州萧山机场还熟门熟路。”
刘红军深切了解当面交流的必要性。新面料要让客户摸到,新款式要让客户穿上身,这是再逼真的3D效果也比不上的。“老外含蓄,疫情期间线上沟通,他们以赞赏、鼓励为主,尤其对不太熟悉的客户。只有面对面,他们才会说出真心话。比如账期问题,可能资金紧张,希望付款延后半个月,这种事电话、邮件里不会讲,怕引起你的恐慌。”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结束一天的商务洽谈,刘红军与合作多年的客户、朋友聚餐,在餐馆看世界杯荷兰对阿根廷的比赛,一起为喜欢的球队紧张、欢呼。“生意不仅仅是生意,也是友谊和感情。”他感慨。
生意不仅仅是生意,也是友谊和感情
三年没来往,海外客户对中国防疫措施有误会,担心中国的工厂生产、供应链稳定等情况。刘红军帮助客户了解中国,让他们对供应链更放心,也向他们普及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如今,欧洲、美国的多位客户已预约在2023年3月春暖花开时来访中国。
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本文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兼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周德文,特别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