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绿色化工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临港路。路的两侧化工装置鳞次栉比,项目工地如火如荼。在这条临港路上,聚集着国邦药业、新和成药业、万盛新材料、京新药业、普洛得邦5家浙企。
“我们5家企业行业领域、规模体量、经营理念、发展态势相近,经常见面交流,大家自发定了个‘5671计划’。即5家公司发展6个产业板块,计划投资700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产出1000亿元。” 8月23日,新和成山东基地党委副书记孟建波说,2022年4月,5家公司合资注册了五牛(山东)投资有限公司。
这5家浙企都有“单项冠军”产品,母公司都是上市公司。5家企业协同规划,共建千亿级新医药新材料产业园。
从“一凤高歌”到“五凤齐鸣”
从最初的普洛得邦“一凤高歌”,到如今新和成、国邦、万盛、京新等一批著名浙企纷纷扎根,潍坊滨海开发区俨然已形成“五凤齐鸣”的盛况。
5家浙企与潍坊滨海开发区的缘分由来已久。总部在浙江东阳的普洛得邦是最早来到滨海的。2006年,建厂10年的国邦医药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主营特种精细化学品和动保原料药,各系列主导产品均居行业领先地位。董事长邱家军经过多方对接考察,注意到了潍坊滨海开发区。“这里土地广阔,周边原材料配套齐全,紧邻荣乌高速,交通便利,于是我们决定落户滨海。”邱家军说。
次年,国邦医药的老朋友——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也来到滨海投资建厂。如今,两家企业在滨海发展均已步入快车道。2022年,山东国邦营收突破20亿元,员工发展到近2000人。新和成在滨海已建设6个厂区,发展香精香料、蛋氨酸、维生素、新材料四大板块,2022年营收96亿元、利润36亿元。刚建成投产的新和成精化科技PG项目,投资47亿元,年可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利税21亿元。
2020年初,经过滨海招商发展集团的努力,京新药业也把发展目光投向滨海。“这里配套优势明显,百千米半径内能实现我们80%的原料供应。原料的安全性、便捷性及成本节约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同时,国邦、新和成这两位‘老大哥’的成功,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京新药业董事长吕钢说。
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台州的企业,其磷系阻燃剂产量全球第一。2022年1月,万盛在滨海开发区拿地开始建设。“滨海的效率很高,告知承诺、容缺审批、‘十证齐发’,还给我们配备了专班和服务专员。在我们南面200米处,政府引进了空分企业正帆气体,将来氮气、氧气可直接通过管道打给我们,比我们自制便宜一半。”山东万盛总经理曹海滨说。
沿链聚合打造产业集群
在总投资16亿元的年产31.93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生产项目区,山东万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基建管理部经理欧阳春说:“这个项目是2023年山东省重大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潍坊滨海区将同时拥有溴系、磷系两大阻燃剂产品体系,进一步推动滨海区阻燃剂产品系列化、高端化、品牌化。”
包括山东万盛功能性新材料项目在内,潍坊滨海区今年多个新材料项目入选省级重大重点项目。目前,该区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新材料产业加速集聚,构建“高性能树脂+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新型阻燃材料”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新材料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潍坊滨海区具备发展新材料产业的盐化、石化、烯烃、芳烃等基础化工优势,这也成为万盛功能性新材料项目选择并落地滨海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氯气,是海化集团及周边氯碱企业生产的副产品,而我们生产的部分副产品——氯化钠也是盐化工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这样就实现了产业链的高度互补。”欧阳春说,5家企业还共同投资建设了仓储罐区等公共设施;国邦、新和成在滨海投资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也将开放给京新、万盛等企业共用;蒸汽、热力等能源资源,各企业也可以互相协同。
万盛新材料与海化集团氯化物产业链高度互补,与同在潍坊滨海区的新和成山东基地的聚苯硫醚树脂(PPS)产品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实现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以产业链带动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潍坊滨海区新材料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一个区位优势突出、上下游高度关联、产业特色鲜明、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初步成型。
新和成山东基地高端尼龙和新能源材料项目,在催化剂配方、关键工艺及装备方面取得突破,攻克氢酯基化反应和羟醛缩合反应催化剂寿命低、分离能耗大等技术难题。随着这些高性能产品的投产,新和成山东基地将成为国内该产业领域的佼佼者。
优化营商环境“以商招商”
产业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近期,潍坊市加快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前瞻布局19条新产业赛道,加快打造支撑潍坊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新引擎,新材料产业就名列其中。
潍坊滨海区绘制新材料产业链条图谱,针对性招引“强链、补链、固链、延链”项目,加快项目聚集、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我们聚焦新材料产业细分领域,梳理确定重点目标企业,分工责任到人,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潍坊滨海招商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莹说。
今年以来,潍坊滨海开发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大力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政务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政府把我们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专员专班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的企业才得以顺利上市。我们浙商有工匠精神,你们有厚道的鲁商精神,大家合作,一定会有好结果,所以公司下一步发展的重心就在滨海区。”国邦医药集团董事长邱家军的一番话,道出了浙企重点投资滨海的真正缘由。
“以商招商”,传的就是个“好口碑”,正是基于国邦、新和成对滨海区的青睐和推崇,万盛、京新药业等浙江上市企业才纷纷“相中”这片发展沃土。
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本文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中国民营经济4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兼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周德文,特别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