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的生态环境已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我国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植树造林,让“绿”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时尚”。
“绿”有紧迫性:我国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但粗放的增长方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污染的加剧,资源的过渡开发,们的家园已经干疮百孔。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活动,21年的退耕还林,几十年的荒漠化治理行动,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2.7%提高为16.55%,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森林蓄积量列第七位,但是人均占有量很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ha)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8.7m3)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2.5%。植树节的意义越发重要,建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观念,植树造林,修复生态、增加森林资源,建设美丽中国。
“绿”有新意:生态环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不仅仅是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更重要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绿”有生命:“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学校应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研修活动等向学生、教师宣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等,引领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时尚者”。还可以通过“小手牵大手”、家长会、公益宣传等向全社会、家长宣传,使全社会把健康生活方式作为“新时尚”。(遂宁市安居区三家镇大安初级中学校 卓光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