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为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管理权限下放、服务事项下移、资源力量下沉增强了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基层被赋予了更多的管理权和裁量权。在基层治理新的组织结构下,把更多的权限下放基层,对基层的执行能力与作风要求更高更严,现实情况是基层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业务经办复杂且琐碎,岗位上人员流动频繁,加之直接面对群众,要让办事群众增强体验感和幸福指数,压力大负担重,容易形成权力权限虽然下放了,但出现人力资源分布结构化失衡或者专兼职的局面。如何在确保基层有足够权限的同时,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是如今基层治理的一大难点。
一是明确权责关系,实现精准赋权。优化中央、省市区到基层的组织结构,下放权限的同时将人员编制向基层倾斜,根据基层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系统的赋权和人员要素匹配,科学制定赋权清单,确保下放的权限能够被基层有效地接受和运用;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防止责任的层层转嫁。
二是运用科技赋能,实现基层减负。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基层治理的效率。构建基层智慧治理体系,满足群众对政务服务便利化、智能化的需求,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矛盾化解、应急管理的水平。
三是确保经费保障,完善奖励机制。加大对基层的财力支持与中央向地方基层转移支付力度,制衡基层治理下放的权力与所需的人力和财力,精准核算人财物比例关系,完善奖惩机制,只有满足基层干部物质精神的需求才留得住人才,各地方要通过机构改革积极“造血”“输血”,让基层有更多的人手来保障民生、促进发展,提高基层治理的效能和效率。(李楷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