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学校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须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特别是小学班主任更要依据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的探索新方法、新途径。
一、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问题和原因
首先,要想抓好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须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德育教育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还影响学生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经过分析、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社会层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思想品德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社会中有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误导青少年。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社会某些领域的道德失信,诚信缺失,假冒伪劣以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广大的青少年;网吧、游戏机室、娱乐场所等青少年活动的地方,是导致学生沉迷网络,甚至成为传染病的直接病源;部分报刊、电视电影和音像视频等宣传媒体播放暴力、血腥等不良的信息,导致青少年学生模仿,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甚至出现校园暴力、寻衅滋事、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影响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学校因素
当前学校教育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只注重知识理论的说教讲授,忽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些教师只注重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要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老师就会重点培养和关注他们;成绩不好的就是坏学生,老师就会忽视和冷落他们。这种态度和做法是错误的,并且常常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和逆反心理,使学生不听从信任老师的教诲,甚至和老师对着干,对老师产生反感心理,从而做出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事情。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必须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应始终如一地抓好德育教育工作。作为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品质的形成时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程度的体现,并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和民族精神。
(三)家庭因素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未成年人的情绪特别不稳定,行为也多具有随意性,而家长常常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教育方式管理子女,青少年是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们不愿意听信家长的话,学生自我封闭,家庭的德育教育无法进行。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孩子,特别是老年辈的对孙子、孙女的宠爱,使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没有一个正常的规范,滋生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保温箱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极差,不能吃苦,心理承受能力不堪一击,经不起风雨。还有一些不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不健全的,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家长应适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
(四)学生自身因素
习惯是一种无意识心理的反应,个体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自发地支配着人的言行举止。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社会上新鲜的言行举止产生一种急切的追求心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涉世不深,分辨别能力较差,往往分不清楚好坏,盲目地模仿。小学生正处于幼稚阶段,性格情绪非常不稳定,对周围事物分辨能力极差。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容易受主观条件的影响,小学生不能够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时候无法想通问题,就会出现了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学校或家庭反复强调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重要性,有的学生却自以为是、自我中心、我行我素,而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心理指导下逐渐形成。
二、德育的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说服是指通过讲道理,说事实,与学生进行言语交谈,使学生提高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观点。说服教育是指运用事实和科学论证以确立和改变某种思想认识的德育方法。要求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行为,要自觉的去履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以理服人。
(二)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指以榜样模范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一种德育教育方法。榜样模范可以使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因而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鼓动力,为历代教学所重视。实施中,教师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就是直接示范,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三)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参与各种实际锻炼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锻炼学生的意志,不仅可以加深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意志,还可以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使道德。
(四)品德修养指导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指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反思、自我品德反思和自我行为的调节,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加强思想品德的认识,是学生自身品德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五)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也称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身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景陶情的方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感化和熏陶。这种德育方法不是教育者通过说理直接影响学生,而是教育者利用事先有意的选择和安排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影响,要求要创设良好的情景或环境,要与启发式说服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情景的创设中去,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进行陶冶。
(六)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行为习惯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而进行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品德评价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分评定。通过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起到激励作用,在具体运用批评与表扬的过程中,注重给学生多鼓励,少批评,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三、班主任如何运用德育方法进行德育工作
(一)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人才和培养人才。每个人要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信念决定未来,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为之而努力奋斗,才能体现理想的价值。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从学习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首先,是让学生对理想信念产生认同感,思想上的认同,其次是教育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同,再次,就是教育学生对实践的认同。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和工作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班主任要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方式运用品德修养指导法进行思想转化为行动控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引,树立和完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帮助他们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符合学生的思想发展特点,才能有较好的收获。
(二)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品格形成阶段,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品格品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谈民族精神,不能不说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的民族凝聚力、生命力所在。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参观烈士陵园、爱国教育片、介绍民族英雄等活动,通过陶冶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的教育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会如何热爱祖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做贡献,不断的创新民族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遵纪守法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依靠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因此,对学生要加强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纪律、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好榜样,还要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批评表扬。班主任结合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批评与表扬。多一点遵纪守法的光荣感,少一点违法不遵的行为;多一点违法乱纪的耻辱感,少一点违法乱纪的侥幸心理。学生才能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
五、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环境地貌,开展节约粮食节约水节约电的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良好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班主任应首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形成保护环境意识,其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通过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等多种德育教育法进行灵活开展,再次,班主任以及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要注意示范、树立榜样、共同参与。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相互交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才会逐渐加强。
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整、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这方面,班主任的责任重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应该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还要关注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学习成绩的波动,上课的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或是课间活动情况等等,都是班主任发现学生问题的途径,要学会观察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要与家长要有正确的沟通方式,找到实际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班主任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知识量,多储备一些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要闭门造车,要多借鉴实用的方法,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结语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人,也是最容易走进学生的人,在德育教育方面更能起到好的作用,德育教育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还需要依靠家长和社会的协助,相对于社会和家长而言,老师的德育教育显得是重中之重,特别是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初级中学校 作者:鲍自良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