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年轻基层干部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正沿着扎根实践、锤炼本领、勇担使命的路径稳步前行,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青春的辉煌篇章。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基层干部,面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时代重任,应从“认知优势、能力提升、心态建设、组织赋能”四个维度向阳而生。
一、认知优势:年轻化是机遇而非短板
(一)发挥“知识型”与“创新型”优势。一是年轻干部普遍具有较高学历和开阔视野,能够将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基层工作。例如,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乡村治理流程,或通过新媒体传播乡村振兴成果。二是创新思维是突破传统治理模式的关键。年轻干部可借鉴“互联网+农业”“文旅融合”等模式,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升级。
(二)正视经验不足,善用“传帮带”机制。经验短板可通过与资深干部结对学习弥补。例如,参与“导师制”培养计划,在项目规划、群众沟通等环节中积累实战经验。
二、能力提升:在基层实践中锤炼硬核本领
(一)以实践为课堂,锻造“多面手”能力。一是扎根一线,直面复杂问题:基层工作涵盖矛盾调解、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多领域,年轻干部需通过“干中学”掌握综合技能。例如,参与征地拆迁、防汛救灾等急难任务,提升应急处突能力。二是群众路线是核心能力: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倾听真实诉求。如秭归县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发现村民饮水难题,推动建设集中供水工程,赢得群众信任。
(二)强化学习力,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既要学习政策法规,也要掌握农业技术、项目管理等实用技能。定期参与专题培训或在线课程,拓宽知识边界。
三、心态建设:以韧性与定力应对挑战
(一)摒弃“过客心态”,树立扎根意识。基层工作周期长、见效慢,需摒弃“镀金”思想。如三峡党建网所言,青年干部应像毛竹一样“向下扎根”,厚积薄发。
(二)锤炼抗压能力,突破“玻璃心”。面对群众误解或工作挫折时,需保持积极心态。例如,通过复盘总结优化工作方法,将压力转化为成长动力。
四、组织赋能:制度保障与成长激励并重
(一)完善培养机制,拓宽发展通道。组织需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让年轻干部在不同岗位积累经验。例如,某地推行“乡镇-县直部门”双向交流,提升干部全局视野。
(二)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大胆创新;对表现突出者优先提拔,树立“有为者有位”的导向。
年轻基层干部既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先锋队”。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初心,方能实现个人价值与时代使命的同频共振。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基层是锻造人才的熔炉”,青年干部当以此为契机,在广袤乡土中绽放青春光芒。(尚寨土家族乡人民政府 蔡正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