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民营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需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行动,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政策定力筑牢发展根基,制度保障释放创新活力。党和国家始终将民营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改革开放初期颁发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到新时代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党章和宪法,民营经济的制度保障不断强化。党和国家坚持“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法律保护”的原则,推动各类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一系列方针政策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长期稳定的“定海神针”。数据显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从2012年的62.4%跃升至如今的92%,印证了制度保障下民营经济的澎湃动能。
时代机遇赋能转型升级,多维优势开辟广阔空间。当前,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为民营经济提供了转型升级的黄金窗口。一方面,14亿人口的消费升级需求催生新业态,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成为民企创新主战场;另一方面,教育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积累,为民企技术突破和全球化竞争注入新动力。与此同时,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法治体系健全等优势,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民企轻装上阵、专注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使命担当引领高质量发展,内外兼修锻造长青基业。面对新机遇,民营企业需以更高站位践行使命。一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如华为、比亚迪等企业通过突破“卡脖子”技术,在全球化竞争中树立标杆;二是完善治理结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股东行为、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重视接班人培养,方能实现基业长青;三是践行社会责任,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公益慈善中彰显担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唯有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才能在新征程中行稳致远。
政企协同破解发展难题,务实举措提振市场信心。当前,民营经济仍面临融资难、账款拖欠、市场准入壁垒等挑战。对此,党中央部署了破除要素使用障碍、整治乱收费乱罚款、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等针对性措施。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是狠抓政策落实,例如通过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将“民营经济31条”等政策转化为企业获得感。唯有以“看准了就抓紧干”的魄力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让企业真正轻装上阵、放手拼搏。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民营经济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从“自己人”的定位到“大有可为”的期许,党和国家始终与民营企业同心同行。广大民营企业家当胸怀“国之大者”,以创新突破开辟新赛道,以合规经营筑牢发展底线,以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书写新时代的华章。(何杰)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