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如礁石般矗立,用“不惧不退”的铿锵姿态,在人类精神的星空中刻下不灭的坐标。当重庆山火中逆行的摩托车队冲破浓烟,当抗疫护士脸上压出山川沟壑般的勒痕,当维和部队在战区筑起蓝色长城,这些看似平凡的个体,都在用血肉之躯诠释着英雄本色的终极密码。
英雄主义从不是超人的专利,而是普通人选择成为光的瞬间。敦煌藏经洞的守护者们,在黄沙漫天的戈壁,用驼队驮着千年文明穿越战火;凉山森林火灾中的消防战士,面对滔天烈焰选择向火而行;乌克兰战地记者冒死传回真相影像。这些选择背后,是超越生死的价值坚守,是向人性光辉的庄严致敬。正如司马迁在腐刑之痛中完成《史记》,英雄精神往往诞生于文明存续的最危险时刻。
当代社会的英雄叙事正在发生深刻嬗变。短视频里的外卖小哥暴雨中扶起摔倒老人,社区志愿者在台风天彻夜转移群众,程序员用代码筑起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这些“微光英雄”用日常化的壮举消解了传统的英雄崇拜,证明英雄主义不是遥不可及的星空,而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精神高地。当00后戍边战士在边境用青春筑起长城,当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通宵达旦攻克“卡脖子”技术,新时代的英雄图谱早已突破职业界限,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震撼人心的精神之花。
英雄本色的永恒魅力,在于其超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普罗米修斯盗火到普罗米修斯计划,人类文明的火种始终在“不惧不退”的精神中传递。今天的英雄不再需要身披铠甲,但必须要有直面未知的勇气;不必马革裹尸,但必须保持向死而生的气节。这种精神基因,在脱贫攻坚战中化为驻村干部的坚守,在航天发射场化作工程师的精益求精,在抗疫战场凝成“生命至上”的集体意志。
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英雄主义有了更丰富的时代注脚。它不再是个人主义的孤胆传奇,而是集体主义的壮阔史诗;不是悲情主义的壮烈牺牲,而是理性主义的智慧闪光。当每个普通人都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困境中挺直脊梁,在诱惑前保持定力,“不惧不退”就不再是英雄专属的勋章,而成为民族精神的鲜活注脚。这种精神传承,终将汇聚成推动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让英雄本色在时代浪潮中永放光芒。(尚寨土家族乡人民政府 张佳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