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对于“先天”较弱的欠发达地区以及广大的基层一线,如何立足实际、把握优势、在“人才争夺战”中分“一杯羹”,始终困扰着各地政府。引才、育才、留才,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点,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金钥匙”,缺一不可。
广开门路“引”才。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城市小、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空间不大,往往人才引进难,引进了也难留住。但是对于这些欠发达地区来说,对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又很大,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对人才需求大的难引进。因此引进人才要广开门路,不能唯出生论、唯学历论,“高大上”的人才不如适合自己的人才,要秉承“英雄不问出处”的选才态度,注重从乡间田野选取“土专家”“乡秀娘”,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引才的目标要立足当地实情,把“当地实际需要的”和“人才具备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出现“引来的用不上、能用的没引来”的问题,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各行各业“蓄水池”功能,让人才队伍始终保持“一池活水”。
不拘一格“育”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在“人才争夺战”中,不要盲目攀比,切忌把引进人才的数量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着力防止“引笑了女婿惹怒了儿”、引来了“孔雀”飞走了“凤凰”。要充分运用和挖掘普通人才,用好盘活本土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人才,努力做到用人所长、用人所愿、人尽其才,把现有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努力把基层当作“练兵场”,练出“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练成谋划有谱、张弛有度、推进有道的“服务者”“引导者”。
用心用情“留”才。引才是“入门”,留才是“根本”,留才贵在“用心用情”。要为人才提供充足的创业平台,帮助人才实现人生价值,从而做到个人价值实现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要加大人才激励经费投入,既要健全重点行业领域人才薪酬制度,科学合理分配成果转化收入,及时兑现人才津贴,又要建立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落实好医疗、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职称评定、岗位补贴等政策待遇,不断改善留人的环境。各地要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好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做人才的知心朋友。鼓励本乡本土人才回归家乡、留在家乡、建设家乡,培养一支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真正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的美好局面。(贵州省三穗县良上镇人民政府 袁圣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