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如初生之木,唯有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林。基层是青年干部成长的沃土,是锤炼本领的熔炉,是涵养情怀的源泉。扎根基层不是简单的岗位安排,而是一种成长哲学的实践——要到群众身边汲取智慧养分,见贤思齐获取成长参照,学思践悟实现知行合一。这三重境界构成了青年干部在基层历练的完整路径,唯有如此,才能在广袤的基层大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到群众身边去,向群众学习,是青年干部扎根基层的首要之义。群众中蕴藏着最朴素的智慧和最真实的需求,青年干部若只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终将脱离实际、远离真理。东汉王充曾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青年干部应当走出机关大院,深入田间地头、市井巷陌,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耳朵倾听民意。在脱贫攻坚一线,无数青年干部正是通过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才真正理解了贫困的根源,找到了脱贫的良策。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好的课堂,青年干部唯有俯下身去,才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真知灼见。
见贤思齐焉,向优秀的同事学习,是青年干部快速成长的关键路径。基层虽条件艰苦,但往往汇聚了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的优秀干部。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在平凡的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他们或许不善言辞,却能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责任与担当。青年干部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榜样,虚心求教、诚心学习。北宋欧阳修主张"君子以朋友讲习",在基层工作中,与优秀同事的每一次交流都是思想的碰撞,每一次合作都是能力的提升。见贤思齐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借鉴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传承中实现创新的超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青年干部必须在学思践悟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如果只埋头苦干而不善于总结思考,就会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潭;如果只空谈理论而不付诸实践,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学,对当代青年干部仍具启示意义。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成功的青年干部往往既能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又能理性思考、把握规律,最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种学、思、用的良性循环,正是青年干部在基层成长的核心机制。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青年干部在基层的历练,本质上是一场生命的深扎根系。当青年干部真正把心贴近群众、把眼投向榜样、把脑用于思考、把手放在实干上,就能在基层这片沃土中汲取无穷养分。今天的扎根是为了明天的绽放,今天的沉淀是为了明天的飞跃。广大青年干部应当珍惜基层历练的宝贵机会,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初心,在破解难题中增长才干,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贵州省镇远县金堡镇人民政府 吴传莉)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