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从昨晚的两个梦里醒来,那些光怪陆离的画面虽渐渐模糊,可梦里童年在府南河的快乐时光却异常清晰。他一边刷牙,脑海里一边是小时候在府南河中钓鱼、游泳的情景。那时的府南河,水清澈得能直接饮用,夏日跳进河里游泳,还有小鱼好奇地游过来啄脚上的老茧,那是多么纯粹、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啊!
可如今呢?李勇吐出一口漱口水,望着窗外叹了口气。沿河两岸工厂林立,密密麻麻的住房不断挤占河岸空间,污水毫无顾忌地排入河中,曾经的清澈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浑浊与恶臭。这环境,真的太需要整治了!
整个上午,李勇满脑子都是府南河。他越想越坚定,一定要为这条承载着他童年回忆的河做点什么。于是,他先去了成都市档案馆,在堆积如山的资料中翻找有关府河的记录。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他全然不在意,一心只想找到能帮助他了解府河过去、现在状况的线索。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旅游局,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关于府河生态、旅游开发以及曾经环境状况的资料。工作人员被他的执着打动,帮着他一起查找。
忙完这些,李勇跨上他心爱的本田125摩托车,沿着九眼桥到黄龙溪那55公里的河道来回跑了六次。每一次风驰电掣,他都仔细观察着河岸的变化、水流的情况,心中暗暗记下那些排污口的位置和周边环境的问题。可他心里明白,只在陆地上跑远远不够,要想彻底摸清府河的水文地理,必须得在河上航行。他多希望自己能有一只小船,哪怕只是简陋的木筏也好啊。
同学高新文看着李勇这么辛苦地奔波,实在心疼,专门打电话邀请他去双流当时很出名的“老鹰茶铺”喝茶。
当李勇在茶铺坐下,高新文一脸疑惑地看着他:“勇哥!你这样忙上忙下的,到底为了啥子?”
李勇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我就想做些对得起子孙后代的事情,让府南河的水再次清澈起来。”这是他心底最真切的想法,也是支撑他这几天疯狂奔波的动力。
高新文听了,放下茶杯,深有感触地说:“的确啊!府南河的水和我们小时候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小时候在河里游泳,渴了就直接捧水喝,现在谁敢啊?”他的语气里满是无奈和惋惜。
这时,旁边桌上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者听到他们的对话,忍不住插话说:“小伙子们,你们有心啦!这府南河以前多好啊,我年轻的时候,河两岸都是绿树,夏天在河边乘凉,那叫一个舒服。现在呢,全变咯。”
另一位中年茶客也凑过来:“就是,我家就住在河边,以前还能看到鱼,现在鱼都快绝迹了,这河里的污染太严重了。”
李勇看着大家,心中涌起一股力量,他说道:“我这几天一直在查资料,跑河道,就想弄清楚怎么才能治理好府南河。大家有啥想法,都可以说说。”
老者扶了扶眼镜,思考片刻说:“我觉得首先得把那些排污口堵住,不能再让污水往河里排了。政府得加大监管力度,对那些违规排污的工厂要严惩。”
中年茶客接着说:“光堵还不行,还得清理河里的淤泥和垃圾。这么多年积累下来,河底全是脏东西,不清理干净,河水很难变清。”
高新文也点头赞同:“对,而且沿岸的绿化也得搞起来。多种些树,既能美化环境,还能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李勇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还拿出小本子记录着大家的建议。他说:“大家说得都太对了,我这几天跑下来,也发现这些问题。但是治理府南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这时,又一位年轻的茶客加入了讨论:“我觉得还可以利用现在的科技手段,比如用一些净化水质的设备,定期对河水进行净化处理。”
李勇眼睛一亮:“这个想法不错!我们可以把这些建议整理整理,向相关部门反映。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府南河一定能变回原来的样子。”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茶铺里的人渐渐少了,但他们关于府南河治理的讨论还在继续。李勇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有了大家的支持,他对府南河重归清澈充满了信心。
从茶铺出来,李勇告别了高新文和其他茶客。他骑着摩托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微风拂过脸颊,他的思绪却还停留在刚才的讨论中。他想着要把今天大家说的内容好好整理一下,形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尽快递交给相关部门。
回到家,李勇顾不上休息,就坐在书桌前,摊开本子和资料,开始认真梳理。他把大家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详细记录,还加上了自己这几天考察的发现和思考。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窗外一片寂静,只有李勇房间的灯还亮着。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勇并没有闲着。他四处联系环保志愿者,组织大家一起在府南河沿岸开展宣传活动,向市民们普及环保知识,呼吁大家一起爱护府南河。他们在河边设置宣传展板,发放传单,还组织了环保签名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的关注和参与。(周玉军 林春)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