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肖炎方 >

苗侗芦笙节不一样的特色(2)

2018-08-28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在阿望的提议下,一伙年轻人砍来一些青竹,做成了竹笛,但笛声不像泉水的滴水声。他们就把几根竹笛合起来,几个人一起吹,这样,吹出的声音就像泉水的滴水声了。

可是,每次都要几个人一起吹,非常的不方便。所以,大家就把几根竹笛捆在一起,一个人也可以吹出很动听的曲调了。再后来,经过许多人长时间的摸索和改进,终于制成了多管芦笙。

芦笙究竟源于何时,产生在何处,不得而知,在不同的民族地域中有着不同的传说。而流传于靖州锹里地区的是这样一个版本——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孔明平南蛮,征孟获。在孟获第四次被擒后,仍心里不服,对孔明说:“吾虽化外之人,不似丞相专施诡计,吾如何肯服?”

孔明回答说:“吾再放汝等回去,复能战不?”

孟获说:“丞相若再拿住吾,吾那时倾心降服,尽献本洞之物犒军,誓不反叛”。

孔明即笑而遣之。之后三战,孟获皆败于孔明。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肉袒谢罪。孔明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席间,见孟获腰间垂一簇短芦竹,笑问为何物?

孟获答曰:“昔时闷居朵思大王洞内,闻水滴之声,遂作芦管,以仿水滴声而吹以自娱也。”边说边解下递给孔明。

孔明接过,忖之良久,遂唤随军乐师,教他改进之法。乐师按孔明指示,改进了芦笙,将中土音律与蛮音相融谱成曲律,再按五行相生,太极八卦步另授以蛮姑,伴之以舞,遂成芦笙舞,相传开来。

传说归传说,但是,据文献却有记载,芦笙确实历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而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今昔集·钓鱼城访古》一书中断言:“(笙之类乐器)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族,苗民间均备有芦笙”。

由此看来,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

湖南省怀化市司法局吴展团
 

(责编:古基坤)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年关祝福 真的就有福
  • 黄晨灏推我挤进人民网
  • 理科尖子互评作文促求索
  • 全国中语趣约荆州
  • 全国中语借荆州
  • 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61:经典文坛网周年
  • 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55:2024我又高考作文坦诚
  • 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50:电力局书记朱国荣
  • 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49:沙市局长朱德彪
  • 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43:祝贺五壶肖族谱
热门排行
  • 1人人相互尊老师是崇高新风尚(1)
  • 2可与人斗,不可与天斗(1)
  • 3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语病须改正
  • 4结伴出游须四有 一友难求
  • 5湖北荆州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涂圣权,促推荆
  • 6洪山嘴市场监管所开展医疗卫生机构计量专项
  • 7洪湖岸边叶道山 教书育人笔生辉
  • 8也谈近处,才是人生(2)
  • 9罗玉兰请吃小碗领时尚
  • 10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4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