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肖炎方 >

苗侗芦笙节不一样的特色(3)

2018-08-28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锹里地区是靖州苗族和侗族居住的集中地,这里的苗侗人民除了语言有所区别外(其实他们苗话、侗话都能懂会说),其他的风俗全都相同,喝一样的米酒和油茶,唱一样的歌鼟,穿一样的服饰,过一样的芦笙节。他们相亲相爱、相互通婚、和谐相处,是“苗不离侗、侗不离苗、苗侗一家”民族融合的典范。

“芦笙不响,五谷不长”“芦笙一响,脚板发痒”。 锹里地区自古就有“春吹芦笙而万物生,夏吹芦笙而万物长,秋吹芦笙而万物实,冬吹芦笙而万物盈”之说,芦笙成为苗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踩芦笙最初是由向龙神求雨的仪式演变而来,每年要踩芦笙三次,即正月十五日祈求风调雨顺,七月十五报答龙神,十月十五共庆丰收。

每当踩芦笙的时候到来,各寨的苗侗同胞便不约而同身着节日盛装,不畏炎夏酷暑,翻山越岭地兴冲冲赶到指定的地方,芦笙阵阵,翩翩起舞,同歌未来,畅叙情谊。毗邻的贵州、广西等省区及本省通道县各村寨青年男女也会前来助兴,几十、几百、上千人围成几圈,男吹笙,女舞蹈,热闹非凡、蔚为壮观。

不知从何时起,后来逐渐地只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这样的大型集体活动了,并被命名为“芦笙节”。通过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的芦笙节,继而成为了锹里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2006年靖州苗侗芦笙节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在浓浓的苗侗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我自然对苗侗芦笙节情有独钟、念念不忘。

记忆中的芦笙节是那样热闹、开心、色彩斑斓。

我的老家南山寨属于中锹,但从记事起,我好像并没有看到过芦笙表演,听说上锹每年都开展芦笙节活动,所以一直想去看看踩芦笙。

1991年初中毕业的那年七月半,因考上了师范学校,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我和小伙伴们结伴而行,千里迢迢赶山路去藕团牛筋岭看踩芦笙,终于如愿以偿。

因还未通车,或者说家里穷坐不起车,路途实在太遥远了。我们第一天急急忙忙走了几十里路到地妙村歇了一晚;第二天翻过那座最高峰——山爬界,气喘吁吁到达了目的地。

湖南省怀化市司法局吴展团
 

(责编:古基坤)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年关祝福 真的就有福
  • 黄晨灏推我挤进人民网
  • 理科尖子互评作文促求索
  • 全国中语趣约荆州
  • 全国中语借荆州
  • 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61:经典文坛网周年
  • 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55:2024我又高考作文坦诚
  • 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50:电力局书记朱国荣
  • 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49:沙市局长朱德彪
  • 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43:祝贺五壶肖族谱
热门排行
  • 1人人相互尊老师是崇高新风尚(1)
  • 2可与人斗,不可与天斗(1)
  • 3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语病须改正
  • 4结伴出游须四有 一友难求
  • 5湖北荆州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涂圣权,促推荆
  • 6洪山嘴市场监管所开展医疗卫生机构计量专项
  • 7洪湖岸边叶道山 教书育人笔生辉
  • 8也谈近处,才是人生(2)
  • 9罗玉兰请吃小碗领时尚
  • 10评论家肖炎方讲故事4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