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等报刊,三则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新闻消息,引起我一个百姓读者的关注,让我想起明代兵书《投笔肤谈》中一些计谋。
与新时代当今我国政策相适应,而且也体现出上述我国执政方略的智慧风格。不妨谈点个人学习体会。
“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新闻核心观点下,一系列计谋都是为核心观点服务的,站在这个立场上解读新闻作品,给我一个最大启示:国与国之间贸易来往,需要理性,不要采取过激行为。必须按照我国现有方略,一步一个脚印儿落实好,最终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管控经贸分歧,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福祉。
其实,中美贸易之间冲突在所难免。中国经济不断往前发展,必然会冲击美国一些利益,美国贸易采取的霸凌行径也必然会殃及全球,包括干扰中国发展。因此,我们发表声明,再次重申“中国始终坚持平等、互利、诚信的磋商立场”也是践行古代兵法理论一种方式而已。
比如:“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前提是我们已经制定好内部与外部如何搞好家业的一些方略,而“华为”企业宛如我们整个队伍一个“先行军”,即便打压一二个企业,也未必可以动摇我们整个队伍前进的方向与步伐。
类似1ARM中止与华为的芯片合作,微软中止给华为Windows授权,谷歌中止为华为更新安卓系统,…………如此等等新闻事实,都印证一个事实我们中国企业发展后,确实让其他国外企业产生一种恐慌。问题是靠集体打压一个企业也无法扭转乾坤。既然我们华为企业可以高科技转型让其他国外企业引起动荡,起码说明一点我们华为这样的企业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作为一介百姓,我是这样看到上述事件的,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本来都是无可厚非的。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社会要进步,缺乏物质激励,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问题是不讲规则,“利令智昏”过分“物化”失去度后,对人类都是一场灾难。
比如:美国与我们冲突,无非对方不去分析更潜在的市场,而是简单把贸易滑坡归罪于其他发展良好的国家。连续对华为等多家中国企业实施“长臂管辖”制裁等手段,企图挽回一些市场份额,这属于一种不理智之举。
其实,与军事战争不同,贸易战场讲究的理论还是美国销售学家温德尔.史密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提出的市场细分理论。能否占据市场主动权,就看是否能有效实行这个理论。缘何我一个百姓敢说:美国不理智之举,不足为惧呢?!根子在于我国新时代就是践行了上述细分理论,占据优势地位了。比如:对内十八大以来,治国安邦力度很大,国泰民安。对外,我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举动,再次表明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显然,我们这种计谋符合古代兵书要求:“不一定保证处处取胜,但可以保证一定不致于失败。”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贸易竞争,靠强权控局是不长久的。唯一取胜途径,找个对方破绽,替代对方市场主导地位。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豆制品占据美国市场主要份额。可我们邻居友邦日本却通过研究市场,发现我们一个致命的弱点:保持期不长。他们也没采取美国打压等举措,而是集中科技力量,攻克了保持期难题,一下子取代我国占据美国豆制品市场龙头地位。
当然,列举上述例子,并不是其他恶意。而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市场竞争,包括科技竞争等靠的是提升自己内在实力,而不是其他非法手段。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份额都很大,都存在缝隙,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占据所有市场领域。因此,就需要所有国家不断研究市场,根据自己国家实际需要,占据适合自己国家,又能让其他国家对手找不打破绽发的市场领域,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国内与国际市场宛如江湖,靠拦截一个地方,江河之水都会转弯曲径通幽,甚至再往回倒流。因此,华为企业等遇到的暂时困难,不是问题。包括我们与美国贸易冲突也不是问题。只要我们“独立自主”安排好国内家业,再与时俱进,践行细分理论,占据国际市场具有无破绽的市场份额,我们期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明天都会到来。
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张俊杰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