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目光放到血管上,发现其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联系机制,主导了人体血液供应功能。我们可以看出动脉血管与上肢及心肺的血管在胸腔内是紧密联系的,而下肢血管与肝肾脾联系在一起的,而头部动脉居于胸主动脉上肢动脉和下肢动脉的中间。还有一个明显联系,C6颈椎以上动脉血管起自锁骨下动脉。假设四肢血管扩张和收缩,都会对内脏供血、头部供血产生影响,实际这些影响是存在的。运动是一个形态,激素对血管收缩扩张产生,“肌肉筋骨动”对血管的收缩起着物理作用。这可以说独立于神经功能之外的。
上述基本可以描述为“肌肉是第二心脏”,这还不够,还要推进,筋骨运动对血液分配起着很关键作用,这会对内脏进行影响,张海潮“运动对内脏器官的影响”一文中也提到了,运动过度对内脏的影响,我觉得这个影响靠血液分配造成的。
基本上人体的形态与血管密切相关,也可以称为“藏象”,例如血管粗细和人体的肌肉大小成正比,为了加深理解,举个简单例子,寸口下为手臂主动脉,一旦他出现阻滞或伤痛刺激,那么为了加大血压,“肺气盛则脉大”,而太阴肺经循行与臂主动脉有关。因此,我主张肢体运用对脏器血压影响测定,以确定联系。据研究资料显示,肺和肝本身具有运动性,对血液循环有动力作用,脾对静脉造成影响,而肾的情况不明。
而另外一个经脉的联系,是静脉血的回流,寒气入脏,那就是静脉血的作用。肌肉能够产生热量,回流心脏的就是热血,如果寒气较重,回流的就是凉血,导致内脏发生病变。
第四部分 水热平衡是人体维持恒温的基础。
水与火的平衡,构成人体存在的稳定,过大则自焚,过小则寒凝,而水液的代谢反应出人体温度状态,这与脾关系较大,具体机理需后续分析,而人体过热就导致痰多,水滞。形成肿胀(胖)。一个是降低氧气吸收,一个是增加水分。所以经水,讲的就是人体水液代谢的。还是符合能量规则的。
综上所述,人体经络是由综合协同作用,值得指出的是,经筋、经脉、经水同样是能量控制的,体温(环境温度)的降低都将导致实体的物理变化,人死而僵,血管、肌肉形态都会发生变化,古人认为是“气”不足了,而人更多的时候是折中状态,程度的区别而已。
五、针灸刮痧,拔罐推拿等可以统称“外伤系”疗法。
上文我说过,中医是动态科学,针灸按跷、导引就是特定条件下的人体状态(外伤、局部阻滞性及极限运动状态),可以把中医治疗手段称为“外伤系”治疗手段(中药除外),针砭为刺伤,推拿为按压,拔罐为瘀滞,灸为烫伤、刮痧为擦伤、毒药为内伤、导引瑜伽为拉筋。这些为什么能治病,其实在人体自身就可以找到答案,抽筋、痛等反应就是答案,这就是人体在自己“疗伤”,而中医就是助了一臂之力,并调节了这些机能。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痒麻痛等是人体功能的产物,实际上,五脏之痛,最痛为钻心之痛,有所谓“十指连心”,我们也知道,血清素等激素具有镇痛的作用(内啡肽为复原类,防止心脏过于亢奋),大多是与血液输布有关,也可以说痛是血液流通的启动器,身体其他诸部位的痛,大多是需要血液的滋养了,这里或因为筋拘急引起的痛;或因过度氧化导致的痛;或因寒冷冻伤的痛;或其他五脏不适;外伤之痛;终为一理。因此心为君主之官就是血液的“君主”。
作者:王克石 上海绿地集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