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医疗保健 >

清暑去湿,祛风防疫,健脾益气——详解端午养生之道!

2022-06-04 | 来源:新渔生物微信公众号
小字号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风土记》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正阳节、浴兰节,是我国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在端午时节会开展多样的习俗活动:赛龙舟、食粽子、挂艾叶、端午浴、佩香囊等,丰富多彩,热闹喜庆。

端午节,大家的脑海不禁浮现出“玉粽袭香千舸竞”的美好画面。而广东地区连续多日的“龙舟水”给端午节的到来增添炎热潮湿之意。如何在五月初五端午时节清暑去湿,祛风防疫,健脾益气呢?让我们探究一番端午养生之道。

端午,中药的节日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一个恶毒的时节,蛇虫鼠蚁大量繁殖,疾病瘟疫也容易传播。五月五日更是因为“极阳”而被认为是毒月中的毒日,有说法称“端午”的名称由“躲午”演化而来,有躲避毒辣的夏日之意。

正由于端午是这样一个容易生病的时节,催生林林总总端午运用中药的方法,把端午称为“中药的节日”也不为过。

翻阅典籍,会看到端午节还有浴兰节、菖蒲节、女儿节等别称,这都和端午节与中药渊源有关。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就是说端午时值仲夏,皮肤病多发,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于是称作“浴兰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此外,明朝的沈榜在《宛署杂记》中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节气养生之道

一、食疗养生

端午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各种生命活动较为亢进,能量与养分物质消耗较快,体液丢失多,机体的代谢不平衡,往往容易出现身体发热、口渴、心烦、胃口低下等症状。所以要特别注重补充水分,多摄入清淡食物和蔬果,外出注意防晒。

该时期,气候湿热易滋生蛇虫鼠蚁以及各种病菌,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因此民间习俗流行在门前插艾条,喝雄黄酒,进行端午除邪辟秽和养生。

二、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夏季的养生之道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 夏三月指农历的四、五、六这三个月,又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端午节时值仲夏。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多进行户外活动,中午小憩可以帮助人体恢复疲劳,理顺心情,避免发怒。

三、运动养生

从古至今,端午节是一个提倡运动的节日,每年必办的“赛龙舟活动”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运动养生正是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筋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行走、打八段锦或太极拳、慢跑、游泳等方式保健身心。

四、健脾益气——切记“忌”与“宜”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然而粽子主料为糯米,其性黏滞,偏湿偏热,不容易消化,加之端午节前后天气炎热潮湿,胃肠功能本来就受影响,此时若过多食用粽子,更不利于肠胃健康。 

选自新渔生物微信公众号

四川新渔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贝达药业注射用MCLA-129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 吃大蒜、番茄、木耳能抗癌?真的有抗癌食物?
  • 谁教会你随便吃抗菌药物?
  • 我们距离AI养老还有多远
  • 应对老龄化,49个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长护
  • 导致晕车的脑细胞找到
  • 老年人的养生保健要点
  • 五位养老院院长经营自述:这不是一门赚钱的生
  • 免疫疗法产业“井喷”:精准医疗基于临床需求
  • 科普: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新研究结果挑战“卫
热门排行
  • 1当男人来到化妆品柜台
  • 2周蓬安:畸高药价是贪官们产下的怪胎
  • 3医院报告小纰漏暴露管理大漏洞
  • 4任性“医闹”需理性约束
  • 5吴建明:医院强制消费 伤的是人心
  • 6苗凤军:医院卖假药罚180元果真是按规定处
  • 7南京斯丹妮(国际)皮肤中心:一女子做激光
  • 8汉中同仁医院为啥没有同仁博爱?
  • 9护理工拉二胡唤醒“植物人”不仅是奇迹
  • 10浙江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缓解大医院看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