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晏国文 曹学平 北京报道
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9%。
目前,居家养老仍是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模式。不过,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专业养老服务需求提升、专业养老机构迅速发展等原因,社会化养老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对一位给父母选择机构养老的北京孙女士进行了访谈。孙女士的父母亲均为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患有中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症,母亲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在综合权衡利弊后,孙女士为父母选择了社会化的养老机构。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4月19日发布的《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居家养老是多数老人的现实选择。而在机构养老方面,担心麻烦子女是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因,身体状况是影响选择机构养老的动因。高收入群体去机构养老多是因为不想拖累他人。能够提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比较受欢迎。
刚性需求
2016年,北京孙女士的父亲确诊中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症。起初,孙女士请住家保姆给父亲和母亲进行居家的护理服务。然而,随着父亲病情加重,住家保姆从每周休息一天到每月休息一天,直到最后全天无休,最后还是无法很好照顾孙女士的父亲。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这是个挺让人纠结的选择。
居家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模式。孙女士认为,第一,受传统思维和观念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是不孝顺的。第二,有的老人自身比较排斥和抵触到机构养老;有的老人性格不合群,坚决不去机构养老;也有的老人更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下生活,认为居家更自由。第三,经济原因。一些家庭无法负担机构养老的费用,无法把老人送到机构养老。第四,还有的家属和老人在不同养老模式之间观望徘徊。
不过,孙女士为父母选择了机构养老。原因是,患有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需要更专业的护理服务,而住家保姆在服务后期产生了倦怠情绪,开始“呲老人”,用言语“数落老人”,对一些份内的事情“撂挑子甩脸子”。
2020年6月,综合考虑服务水平、内部环境、地理位置、便利程度、服务费用等方面后,孙女士为父母实地考察并最终确定了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一家社会办养老机构。随后,孙女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母亲与确诊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一同住进了养老机构。
孙女士向记者介绍,父母两人每月养老费用在万元以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父母入住养老机构后房子出租得到的租金;第二,父母双方每月的退休金;第三,父母过去的积蓄。后来,随着父亲病情加重,在养老服务费用上涨的情况下,孙女士偶尔还需要自己添补一些。
将父母送到养老机构后,孙女士每天都固定时间给父母打电话,咨询养老院里发生的各种事情。孙女士说,“对老人,有时就感觉像对孩子一样,吃喝拉撒睡,凡事都要问一遍。”
随着病情加重,孙女士父亲的认知能力不断减退,行为越来越怪异,与家人变得越来越陌生。“有时候他不停地搬东西、藏东西;有时彻夜坐在卫生间坐便器上不起来;有时候开着水龙头一直放水;后来,父亲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再后来,父亲不再认识我和我的母亲。最终,父亲和我们变得完全陌生。”
“家里一个成员患了认知症疾病后,所有人的生活质量都会大幅下降,不光是生理上的疲惫,还有心理精神上的疲惫。这种困难一般人无法想象。”后期,每次去养老机构探望父母亲时,孙女士越来越难以得到父亲的应答,也越来越难以看到父亲的笑容。
孙女士说:“在父亲最后的两年里,父亲连母亲和我都不认识了,不管我们怎么和他打招呼,他都没有反应。有一次,我爸突然喊了我的名字,我当时特别特别惊讶和激动。不过,打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听到过他叫我的名字。有一次,我突然看到父亲眼前一亮,他开心地笑了。我发现是因为父亲的护理员主管正在窗外晾衣服,父亲看到后开心地笑了起来。这时我才意识到,认知症障碍的老人连自己最亲的老伴、女儿都不认识的情况下,却已经把平时照顾他的护理员当成自己最亲的人。这时候,父亲露出了婴孩般最纯粹、最简单的笑容。”
政策鼓励
《报告》介绍,我国7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还有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医疗护理服务需要。
《报告》指出,访谈发现,被访各地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日常照料+康复训练+医疗绿通”相结合的服务受到老年及子女家属的认可。针对部分面向身患疾病,需要定期配药、身体按摩、康复锻炼和医疗辅助治疗的老人,目前养老机构在日常服务中,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暂没有条件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只能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无法满足老人康健和医护的个性化需求,多期望能够引进康复治疗设备,为老人提供康健、就医绿色通道,为老人配药服务。
孙女士认为,机构养老对失能老人、健康老人以及家属都带来益处。对家属而言,机构养老解除了家属后顾之忧。入住养老机构,给失能老人带来的好处首先是可以得到更专业、更全面的照护。
在家里,由于空间和经济的限制,失能老人所需的各种理疗仪器和护理设备难以买全。而在养老机构,有丰富的理疗仪器和护理设备,可以合理安排康复训练和运动锻炼,老人三餐定时定量,24小时有人值班照看。孙女士说,“在机构养老,老人可以每天干净舒适有尊严地生活。我爸一般每天上午扶着助步器走路,中午烤腰,下午骑脚踏车活动四肢。”
对非失能老人而言,机构养老让老人有更多机会和别人交往交流。孙女士介绍说,“我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爱种花,爱画画,爱看书,爱做手工活。她到养老院后用拉菲草编织各种小筐、小篮子,周围人都特喜欢,还跟她订货,当成收纳篮。她还用彩泥做各种花,摆在大厅。她还特喜欢画板报,有时我妈还像出公差一样到另一个店去画板报。她在这里,能帮助到别人,被人需要,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内心更充实,个人幸福感提升。”
孙女士以自身的体会对记者说,养老服务看似门槛不高,实际上这是对老人从生理上、心理上到管理上都需要具备各种专业技能和服务的行业。
孙女士说,在生理上将老人的吃喝拉撒睡照顾好,这应该是对养老服务机构最基本的要求。心理层面,护理人员应从很多细节处抚慰老人的心灵。“护理人员对不同老人的病症要有一定的认知,比如,某种疾病的老人会有哪些典型性格和常见行为。有的人爱叠手绢、叠纸、揉小玩具、搬东西……这种简单重复的动作,其实可能就是老人寻求安全感和心灵抚慰的方式。护理员应该懂这些并配合老人。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帮助老人获得安全感、尊严感和心理抚慰。在管理上,养老机构需要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具有专业且相对稳定的护理人员,对老人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和准备充分的应急预案,并且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
事实上,国家政策层面也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设立慈善基金、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基本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支持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