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人病了住院,医院治不了转院,护士给联系了救护车。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程序。可是谁能想到,医院的护士叫来的救护车居然跟医院没关系,而是一辆私人经营的“山寨”救护车。(央广网 7月9日)
人病了住院,医院治不了需要转院,乘坐救护车大概是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的首选,毕竟人命关天,谁都想多一份保障。可收费高、设备差、安全性没保障的“山寨”救护车,却粉墨登场、生意火爆,甚至由医院“召唤”,这岂不是把生命当成儿戏?
“山寨”救护车危机患者生命,绝不是危言耸听。据新闻报道,2012年,湖北黄石一名患者因为选择了没有基本医疗设备的黑救护车,不幸死在车上;2013年,温州一名患者在转院时,“被”安排 “山寨” 救护车,呼吸机出问题,随行医生也不会操作,险些丢命……可见,一旦乘上这类“山寨”救护车,病患在转运过程中,就可能会遇到卫生状况难保证、出现问题没有保障等安全隐患。
造成“山寨”救护车“盛行”的原因有很多,固然与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正规救护车数量不足,“山寨”车主利益至上,信奉“利害高于是非”的利己主义,无视他人生命有关。但违法成本不高,卫计、运管等部门推诿扯皮,无人管、管不住,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山寨救护车会对车辆内部进行改装,加装一些急救设施……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第57条,交警部门查实后,处500元的行政处罚”。“500元”?对于跑50公里,就敢要价千余元的“山寨”救护车,似乎更像是“罚酒三杯”,不痛不痒,既不伤筋、更不动骨,这样的力度,显然不能起到震慑、遏制违法行为的作用。
好在,还有多个部门可以对“山寨”救护车的非法行为进行查处。可当记者采访时,运管部门却能找出,“未经主管部门的许可之下,会产生错位、越权”、“查处黑救护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技术难题”等理由,将“皮球”踢给了卫计部门;“山寨救护车的问题主要还是非法营运,应该由运管部门牵头打击”,当地卫计部门自然不会“傻傻的”接招,迅速作出了回应,将“球”踢了回去。
两个部门“太极推手”玩得是炉火纯青,“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昭然若揭,就差搬出文件来“自证清白”。这恰恰反映了当下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遇到矛盾绕着走”,“能躲就躲,躲不了就推”等“懒政”、“怠政”、“不为”思维,对不好管、不想管的事,总能找到千千万万看似“合理”的理由“踢皮球”,让自己置身事外。
生命面前岂容推诿扯皮。奉劝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为了不担或少担责任而“避事”,结果只会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不如,早些明确牵头、配合部门,把责任细化、明确到人。同时,建立健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变“五指张开”为“攥指成拳”,形成合力,避免出现各管一摊、以邻为壑,九龙治水、谁也不管的问题。
此外,纪检监察机关,也要高举监督问责“利剑”,忠实履行“监督的再监督”、“执法的再执法”职责,对有关部门推诿扯皮的“作风病”,动手术、除病根,严防“复发反弹”,用严格的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文/胡光照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