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钟南山是我国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而且为我国的呼吸病学研究和预防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钟南山先生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第十三次院士大会期间,获得了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中的成就奖。然而,面对荣誉,钟南山先生却谦虚地说,他愿意为科技创新做“奴隶”。面对他的戒骄戒躁精神,令我们感动和敬仰。
据新京报6月2日报道,昨天上午,中国工程院召开第十三次院士大会,颁发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该奖项被视为“中国工程科技领域最高奖项”,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获得成就奖。据了解,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自2002年设立以来,仅有张光斗、师昌绪、朱光亚、潘家铮、钱正英,钟南山6人获得,2006年和2010年成就奖均空缺。钟南山在会间接受采访时表示,获奖给了他动力,“以后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做奴隶”。他说,再过几个月他就80岁了,成了“80后”,更年轻了,这个奖项将鼓励他迈入人生创新的新阶段。
然而,这位年届80岁的老人却非常幽默,他说到了80岁就变成“80后”了,人年轻了,就要更加珍惜人生中的大好时光。而且,他想实现一个新的伟大梦想,那就是要建一个亚洲最大的“呼吸中心”。
尽管钟南山坚持奋战在呼吸疾病研究的前线,相关研究成果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编撰的新版慢阻肺全球防治指南收录。但是,他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要把中国在呼吸病学方面的科学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只有站在世界呼吸病学的制高点上,才能使中国的呼吸病学研究始终引领世界科技攻关的领先地位;只有抱着永不满足的攀登精神,才能在呼吸病学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和世界人民服务。
大家知道,不管哪一方面的科技攻关项目,都需要谦虚谨慎和不骄不躁;不管一个科学家以前取得过多少科研成就,都需要把过去的成就归零,只有不断获得新的起点,才能取得新的突破和令世界瞩目的新成就。但是,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尊重科学研究客观规律,并在实事求是的实践中求得新突破。所以,科学研究在常人看来十分枯燥;所以,科学研究既不能急功近利,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需要;所以,科学研究需要像“奴隶”那样,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忠贞不二。否则,就会让研究项目半途而废和一事无成。
其实,钟南山先生所说的做科技创新的“奴隶”,与鲁迅先生所说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个道理。作为科学家,只有死心塌地的无私奉献,才能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吃苦耐劳心态;作为科学家,只有不与人争名夺利,才能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科学家,只有把自己家里的任何事情当成小事,才能聚精会神地搞科研,才能让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科学家,只有让自己不争名夺利,才能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社会责任与义务,才能让自己放弃自私自利的小我,而把有利于党和国家与人民的事业当成自己的大我。只有这样,科学家才能真正成为大家公认的科学家;只有这样,科学家才能拥有德才兼备的好口碑。而且,才能受到党和人民的爱戴与尊敬。
马克思曾教导我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所以,钟南山先生年近80岁高龄他丝毫不敢怠慢;所以,钟南山先生明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哲学思想。因此,他心甘情愿为科技创新做“奴隶”;因此,他更愿意用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不断地鞭策自己,让自己在攀登科技高峰中精益求精,永不满足。只有把科技创新当作新常态,才能在创新中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才能让科学技术在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上发挥无穷无尽的重大作用;只有让科技创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郭喜林)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