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医疗保健 >

吴展团:夜啼帖医治夜哭郎

2016-09-07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昨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个搞笑的事情,我立即拍了照,发到朋友圈——在农村,一些古树上总是贴着红纸或挂着红布,上面写着“天皇皇,地皇皇……”,祈求小孩不哭闹,这种现象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可是在城市,祭拜电线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这也算不算城市“牛皮癣”呢?

微信引来朋友们的好奇和好笑、热议和热闹。以前在乡下,经常看到这种“夜啼帖”,自从走进城市后,已经20多年没有见到这一“老把戏”了,不由得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久远的过去、遥远的故乡。

用“夜啼帖”来医治“夜哭郎”,全国许多地方都盛行。贾平凹在《鸡窝洼人家》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回回道)‘这怕是遇上夜哭郎了!我给你写一张夜哭郎表,你贴在镇上桥头的树上,或许就会安宁了呢。’当下找出一张旧报纸,麦绒翻出禾禾当年从部队上拿回的一支铅笔,回回写了表: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这里完整记录了20 世纪70 年代流传于陕西民间的“夜啼帖”。

时至今日,“夜啼帖”仍在不少地方口口相传。我的老家也一样。曾记得哪家孩子晚上喜欢哭闹,大人们不是去看医生,而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跑去某棵大树上“贴符”,说是祭拜大树吃饭就能治病,并且“长命富贵、易养成人”。“贴符止啼”不仅满足了父母照顾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古老的医疗仪式。那么,这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渊源何自何时?是否真的有效呢?

人们习惯称那种小儿夜间啼哭不安为“夜哭郎”或“啼哭郎”。中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天皇皇,地皇皇”在我国旧社会民间的一些迷信活动中,被称作是专门用来与天神地神相通的咒语。我国民间曾有这样的说法:孩子降生时哇哇大哭是因为不愿来人间受苦,却让天神给一脚蹬到了人世间,因此冤得直哭。孩子小屁股上的青,就是天神给蹬的。孩子夜哭也是对来到人间不满、不适应而造成的。所以,只要想办法让天神地神知晓此事,就能阻止孩子的夜哭。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民间的这些咒语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道教中的巫术部分。中国道教向来信奉神灵和鬼魂,认为一些婴儿夜间哭闹,如果曾抱出屋外,则怀疑其受惊吓而魂魄出窍,这就需要通过念咒、呼喊等方式来“招魂”。可是,在没有专门的术士给孩子施咒的情况下,怎么办呢?传统上遇有这种情况,人们习惯用红纸或黄纸裁成巴掌大的数十条纸条,每条写上一些符语,乘夜间,城镇的家长在电线杆、农村的家长在树杆上贴出打油诗。这种符语内容大同小异,主要版本有:其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其二,“天灵灵,地灵灵,钟馗老爷发了令,过往仁人念一遍,我儿一睡到天光”;其三,“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过往仁人君子念几遍,我家小儿好睡眠”。目的是为了让众多的过路人看到和念叨这咒语,指不定在众多的路人中,就有能通灵的人,只要他一念,那么就有可能请动天神地神显灵前来帮助孩子。据说,很灵验的。

果真如此吗?其实造成幼儿夜哭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白天抱的时间过长,孩子晚上躺下入睡不适应、身体某部位痒或疼痛,等等。一些孩子的夜哭,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渐渐自愈。很显然,这种迷信的方式是不可能真正治病的。至于有的张贴了“夜啼帖”,“夜哭郎”晚上真的就不哭了,这应是巧合吧。

当然,现在医术已经非常高明了,人们或许也知道“夜啼帖”是迷信,可是依然深信着、依然迷恋着,应该是在寻求的一种慰藉、一种心安、一种美好的愿望。“夜啼帖”记载着一段历史,承载着岁月印记,散发着乡村气味,这不也是一种神秘而神奇的民间文化吗?一切事物信与不信,都有各自的道理和缘由。因此,我们理应有包容的心态和宽容的情怀,辩证地来看待“夜啼帖”这一现象,完全不必要大惊小怪、大动肝火,一味去指责和批判。(湖南省怀化市司法局在地图中查看党组成员、副局长)
 

(责编:孟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贝达药业注射用MCLA-129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 吃大蒜、番茄、木耳能抗癌?真的有抗癌食物?
  • 谁教会你随便吃抗菌药物?
  • 我们距离AI养老还有多远
  • 应对老龄化,49个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长护
  • 导致晕车的脑细胞找到
  • 老年人的养生保健要点
  • 五位养老院院长经营自述:这不是一门赚钱的生
  • 免疫疗法产业“井喷”:精准医疗基于临床需求
  • 科普: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新研究结果挑战“卫
热门排行
  • 1当男人来到化妆品柜台
  • 2周蓬安:畸高药价是贪官们产下的怪胎
  • 3医院报告小纰漏暴露管理大漏洞
  • 4任性“医闹”需理性约束
  • 5吴建明:医院强制消费 伤的是人心
  • 6苗凤军:医院卖假药罚180元果真是按规定处
  • 7南京斯丹妮(国际)皮肤中心:一女子做激光
  • 8汉中同仁医院为啥没有同仁博爱?
  • 9护理工拉二胡唤醒“植物人”不仅是奇迹
  • 10浙江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缓解大医院看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