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目前中国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但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看来,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有点“脱靶”。
所谓“脱靶”是指脱离了低碳城市的“靶心”。国际公认的低碳城市标准,是将建筑、交通、工业这三大碳排放源的低碳规划纳入城市整体运行规划中,促进整个城市的碳排放总量明显下降。观察我们一些城市的做法,有的只是做表面文章,有的则热衷于改造太阳能路灯、消灭空调外挂机等,在最关键的交通、工业减碳方面却毫无建树。此外,缺乏量化标准也是“硬伤”。
低碳城市不是时髦口号,不是美容政绩的“化妆品”,而是艰辛的行动。专家说,世界上有两个低碳城市堪称名副其实,一是英国伦敦,目前该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计划2025年要降至1990年的60%。二是丹麦的哥本哈根,2009年碳排放量比1995年减少20%。这两个城市各具千秋,伦敦主要通过控制工业排碳量建设低碳城市,哥本哈根则大力降低汽车排碳实现低碳城市目标,该市建成了数百公里长的自行车专用道,120万人口的哥本哈根拥有自行车110多万辆,公务员上下班、同城内公务活动几乎都骑自行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以为打造低碳城市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付出艰辛努力。
一是舍得“割肉”,坚决摒弃依赖高耗能拉动GDP,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经济华丽转身。
二是官员要率先垂范。据统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汽车二氧化碳排放已占城市碳排放总量的30%左右,可见需要大力推崇自行车出行。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城市难寻一条自行车专用道,公车接送官员上下班早就成习惯。减车减碳,我们的政府官员们能否向哥本哈根的公务员学习,带头骑自行车出行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