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的时代转折机遇——深化改革,乡村振兴,中国的改革开放起于农村,深化改革将从农村再出发。
1978年,中国对内改革开放-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9年,在南海画了一个圈,在深圳市境内划出327.5平方公里地域设置经济特区。1992年,南海模式,南海认可集体经济组织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统一规划集体土地,以土地或厂房向企业出租的方式,打破了国有征地垄断农地非农化的格局。到2002年,在南海模式下,农民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分享土地市值的飙升。
自下而上的时代变化要求——老龄化,劳动力减少,越来越高德生活要求。
中华五千年文明,起于农业,兴于农业,未来必基于农业。
05 时代+使命
“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在实现了温饱、实现了全面小康以后,我们还要继续振兴乡村,”你们要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总书记对这片土地寄予厚望,本次规划以乡村振兴·改革创新先导区(思维特区)的模式来塑造“中国梦”乡村振兴篇章典范,请总书记再检阅;实现三大使命,使命一——改革与转型,乡村发展模式探索的先锋;使命二——坚守与创新,乡村振兴好日子的典范;使命三——传承与发扬,千年“蜀锦”乡愁的展示窗口。
06 现代+创新
多元化的制度创新,提升组织平台,完善机制体系,促进乡村资源流动,人才可进可出。
首先以现有的平台为基础,自主放权,优惠政策,构建集行政、管理、市场三位一体的先导区管委会;结合土地服务、人才服务、社会福利服务、企业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建设发展、生态及景观管控、劳动力服务等多个方面构建平台下放的管理实施小组,进行针对性的推进。
在土地上创新弹性空间,包括时间弹性的控制、布局的弹性控制以及用途的弹性控制;并且建立一个土地综合信息平台,打破资源信息壁垒,使土地使用权规范有序流转。
在人才上构建乡村人才振兴三部曲——原则、措施、计划;打破城乡壁垒,实现人才自由流动,人要进的来、留得住、走得了;平衡城乡差异,深化乡村制度改革,创新农村人才相应的优惠制度以及福利,吸引人才到乡村;汇聚多元人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设置人才计划,针对到下乡、农场主、乡村管理者等。
在金融上,结合农业模式、以及远期农业发展的模式对应的农机产品、贷款模式等作出针对唐昌自身的金融模式;从而打破城乡二元壁垒,打通城乡资金流,促进城乡融合,结合市场、企业、个人制定金融创新体系。
项目总经理丨苟洋帆
项目主创人员丨刘成、孙勇、徐艳、高奎、石言、赵若梅、周丹、李家佳、罗苗青、向腾飞、彭花菊等
设计团队丨四川三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三众规划和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三众产业策划与咨询中心
特别鸣谢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裕民教授、成都市农业农村局、郫都区人民政府、郫都区农业农村局、唐昌街道人民政府,成都市国土规划地籍事务中心等,以及所有给与我们帮助与支持的朋友。
本文由,四川三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锋提供!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