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中针对人才培养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结合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任务,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培养导向,着力优化乡土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全链条机制,开展一系列乡土人才培育活动,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能致富的基层乡土人才队伍。
摸清底数,拓宽源头“选”。打破传统人才开发理念,在行政区域内开展乡土人才摸底调查,把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伍军人、大中专以上毕业生、优秀年轻党员等作为乡土人才培育对象,摸清工作现状,掌握人才信息情况,根据其主要特长、技能、愿意提供的服务等进行分类造册,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完善人才档案,做到一村一册,一人一档,实行动态管理,有效保证乡土人才使用的“活水源头”。
以用为本,精准补短“育”。聚焦村企一线,充分整合人才资源,积极创设活动载体,组织、吸引各行各业乡土人才,以补短板为目的,将人才下派到产业基地和矛盾多、任务重、困难大的边远村接受磨砺,不断丰富“技能包”。同时,通过“基地+”模式,围绕农村实用技术量身打造主题鲜明的“靶向”培训、组织乡土人才实地考察学习,以培训中心学理论、产业基地学技能的方式,不断提高乡土人才技能水平,推动乡土人才提档升级。
强化服务,健全制度“管”。按照一产业一目标、一基地一专家帮扶机制,建立“一对一”结对帮带机制,通过组织座谈交流、听取工作汇报、随机实地抽查等形式,加强日常了解、教育管理和关心激励,做好“传帮带”。充分发挥省、州、县、乡四级的“三农”农技专家作用,上下联动,开展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同时,建立健全乡土人才激励机制,实行乡土人才“优先对待”,在技术培训、科技信息资源、创业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并积极开展“种养殖大户”“致富示范户”“拔尖乡土人才”等创评活动,形成“学先进、树典型”的良好氛围。
精准匹配,因材选岗“用”。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成熟一名、使用一名。通过搭建实践锻炼、创业就业、参与村级事务、认领志愿服务、为民解决难题的平台,结合人才的专业经历、能力特长、性格气质等个性化特征,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就业创业,把优秀乡土人才优先推选进入村级“两委”班子、企业管理等,让乡土人才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村务管理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三穗县瓦寨镇:马爽)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