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显示, 去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投诉举报25.5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61.3%,排在各环境污染要素首位。这组数据警示我们:改善“声环境”质量,打响“静音保卫战”势在必行。(9月5日《浙江日报》)
生活中,类似工地机器轰鸣、市政建设日夜施工、公寓里歌声嘈杂等“声环境”污染,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很多市民想“静一静”,这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众所周知,城市的“声环境”质量水平往往与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过度暴露在“声环境”污染中会影响心理健康,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目前,工业、施工、交通等已成为公认的噪声主要来源,“声环境”污染防治水平也在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水准。
如何改善“声环境”质量,保护老百姓的“安静权”?笔者以为,还需法律“站出来”。近年来,上至国家层面,下至地方层面,都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比如,国家层面于去年6月5日发布了《**************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噪声污染现象开出了“药方”。今年,生态环境部等16个部门和单位也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治理噪声污染的行动计划。而地方层面出台的治理噪声污染的法律法规也不少,比如,山东潍坊、河南平顶山、广西柳州等城市通过修订环境保护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不久前,深圳市印发实施全国首个宁静城市建设规划,遵循源头控增、消除存量、建立长效机制的思路,提出100项规划任务,力求还城市一片宁静。这说明,治理城市“声环境”污染已成为一种共识。
当然,治理城市“声环境”污染不能仅靠几部法律法规,还需综合施治。比如,建设生态隔离带、设立交通禁鸣区、安装噪声自动监测屏,等等,这些举措无疑有利于减少“声环境”污染,改善“声环境”质量。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对违规制造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处罚,不妨通过开罚单、列入“黑名单”、停业整顿等多种处罚手段,让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停业代价”,倒逼其遵规守法,不再肆意制造各种“声环境”污染。
改善“声环境”质量也是一项民生工程。相信,只要法律“管到位”,措施“防到位”,处罚“罚到位”,就一定能有效防治各种“声环境”污染,从而切实改善“声环境”质量,保护老百姓的“安静权”。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