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节奏明快,舞蹈动作敏捷,时而如行云雷电,时而又似高山流水,时而则像青山老松,刚刚还轻快清脆,继而却高亢激昂,声声鼓韵,曲曲舞魂,传递出苗家人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让人看得如痴如醉、神魂颠倒。
尽管我是地地道道的苗族人,但我们那里的苗族却没有鼓舞的习俗,自己也从来没有近距离欣赏过鼓舞表演。身临其境,让我大开眼界、大呼过瘾。
在中国,往往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造就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苗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虽说“天下苗人是一家”,但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
近年来,我对苗族文化兴趣浓厚,一直默默地在研究和传承。如今,亲临鼓舞现场,让我对苗族鼓舞充满了好奇,非常的兴奋,忍不住向身边的人问东问西。
当地的一位苗族同胞跟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更让我对苗族鼓舞及苗族文化加深了印象、加重了敬意——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多头魔怪危害苗乡,糟塌妇女,吞食孩子,无恶不作。
勇敢的苗族后生亚雄率同寨的伙伴们跳下天坑,经过七天七夜的血战,终于杀死了凶残的多头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
于是,全寨扶老携幼聚在一起,围着熊熊的篝火载歌载舞,庆贺胜利。亚雄等勇士抽了妖魔的筋,剥了妖魔的皮,制成了一面大鼓,再将妖魔的四只脚砍下来当鼓槌,前脚给鼓前跳舞的人用,后脚给敲边鼓的人用。
据说,这便是苗鼓的起源!
从此,苗鼓成了苗家男女老少皆喜欢的一项民俗活动,这是苗族的圣物,是苗族人民的精神内涵所在,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和苗歌、芦笙被称为“苗族艺术三宝”。
千百年来,苗族人民深深地爱着苗鼓,就是在逃亡途中,无论丢弃什么东西,拼死保护都不能丢苗鼓。贵客来了跳迎宾鼓,逢年过节跳四面鼓,婚家迎娶跳猴儿鼓,丧事祭坛跳老人鼓……
通过祖祖辈辈继承和发扬,苗鼓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而随着时代变迁与发展,苗鼓花样也愈来愈多,与舞蹈融为一体,慢慢地便演变成苗族鼓舞了。
时至今日,苗鼓早已从辅助战事、振奋军队士气,逐渐成为苗族人普天同庆的一种方式,也成为了苗寨脱贫致富的一个途径。
坪朗村作为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村,不仅生态环境优美,苗族文化底蕴也十分厚重。
湖南省怀化市司法局 吴展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