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深泥田里捉回来的禾花鱼,鱼腮还有很多泥土,肚里也有不少粪便。通常要把它们放在清澈甘凉的井水旁、或是在溪流里,用鱼笼放养一两天进行“过滤”,等到腮清肚净了,才把鱼挑回家。
制作时,先将鱼开膛破肚,除去内脏,加食盐、料酒、茴香等作料,晾至半干,再把盐水浸泡过的糯米饭,加辣椒粉、花椒等拌成腌糟,用腌糟填入鱼腹中。
然后,将鱼层层叠放在腌鱼桶内,一层腌鱼,一层生姜、红辣椒等配料,层层加叠,再盖上内盖,加上重石块压紧压实。
最后,盖上外盖,用大张木叶、水竽叶或塑料膜等将桶口包好密封,将腌鱼桶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一个月左右就成为腌鱼,可以取出食用了。
过去,腌制用具多为专用杉木制桶,这样腌制的鱼存放时间长,可达20年,不易变质,香味浓郁;现在,也有人家用烧制的陶坛腌制,其特点是发酵快,能提前食用,但味道不如木制桶腌制的鲜美。
腌鱼代表着苗侗人民热情好客的品性,同时也是家境富裕的一种象征。在苗乡侗寨,如果谁家连腌鱼都没有,就会被视为不勤劳而受到嘲笑。
过去,由于禾花鱼产量少,平时自家人是很少拿腌鱼来吃的,不到逢年过节、贵客登门或置办酒席,轻易品尝不到。又因锹里地区交通不便,来客了一时找不到菜,腌鱼便成了苗乡侗寨招待客人最好的“家常便饭”。
如今,生态渔业工程的推广,使稻、鱼产量大为提高,苗乡侗寨人民制作腌鱼有了更丰富的资源。每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前来购买禾花鱼,品腌鱼的客人络绎不绝,禾花鱼与腌鱼也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绝佳礼品。
苗侗腌鱼,是苗乡侗寨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甜、酸、辣俱全,色、鲜、嫩俱备,冷热可食,老少皆宜。这一特色美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也时常诱惑着我,魂牵梦萦、意犹未尽。
出门在外的人,难免总会思念家乡,许多时候常常无法排遣。但是,有时或许只要品尝了一种念念不忘的味道,就能够化解浓浓的乡愁。
上个星期,家族中一侄子结婚,打电话来请我们回去陪客。以前回家,我们都会带着母亲同行。这次因天气寒冷,而且下午去晚上回,赶路太匆忙,就没有带母亲一起回去。
湖南省怀化市司法局 吴展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