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在这个节日里,最独特的一个习俗是喝腊八粥。
喝腊八粥的历史,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求神拜佛。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并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关于腊八节和喝腊八粥的来历,流传着许多有趣而又传奇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老俩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积攒下了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坐吃山空了。
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饥寒交迫。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
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了正道,靠勤恳劳动、节俭持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民间流传腊八吃粥源于无名无姓的小人物的这一风俗,就是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包含着向上向善,传承着传统美德。
同时,腊八节的起源还来自有名有姓的大英雄。一则说的是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据说,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老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从此约定俗成。
另一种说法起源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正值寒冬之际。腊月初八那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不经意从监牢的老鼠洞里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五谷杂粮,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
湖南省怀化市司法局 吴展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