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央视播放武汉西夏方仓医院一个镜头: 左边一人扶,右边一人喂。患者老妇人说,还梳头,还屎尿都搞干净,说一辈子都记得的。
一个武汉老妇人,她已经在心里树起一座感恩丰碑;她说出了我们全鄂人、荆楚人共同的心声。我们不仅一辈子都记得,还应耸立成碑,传于子孙,顶天立地,光照日月。
对武汉人民,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力救治,还精心呵护。方仓医院高峰期达到16家,2月开始出现床等人。在这谈鄂色变的“恐慌”中,这些方仓医院,却都是“乌托邦”“ 世外桃源”, 患者在这里跳舞,和谐,友好,轻松,快乐,医患成了好朋友,亲密战友,共抗,共防,加速了治愈率。
这场抗疫战,虽然没有硝烟,但它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所涉及的全国性范围规模,人人参战的紧张程度等,史无前例,深入人心,都不亚于淮海、平津、辽沈等战役。那时战士拿着枪炮,现在是白衣战士拿着医疗科技新武器。
医护人员早晨几乎是空着肚子,上班8小时,又不吃,不喝,不尿。问他们为什么,原因很简单: 祖国需要!我是党员!这已大大超越了“医者父母心”,升华到家国情怀。这不是战时情景再现?
本来,武汉,湖北,为全中国全人类承受无比压力,做出了贡献和牺牲。但祖国各地,四面八方,驰援武汉湖北,这更是一种如山恩德,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全民族。人人都知道为国分忧,感恩图报,人人都奋发有为去感恩图报,循环去感恩图报,就又多了份奋斗力量的源泉。
湖北全省各地市州,各县市区医院,都有对口支援,还有成建制接管。这在古今中外,都是首例,都是伟大创举。全省各地都被拯救,都享受到恩惠。
虽然已有全国各省市对口援藏,援疆,但l998年抗洪,是全国援荆州,现在又全国援湖北。可惜荆州市当年只在公安县向群广场,树李向群烈士纪念碑,烈士铜像,每年清明瞻仰,敬献鲜花,缅怀新时期英雄战士。
哈尔滨l958年抗洪胜利纪念碑,位于中央大街与斯大林公园交汇处,毗邻松花江。这已成为哈尔滨著名景点,成为旅游冰雪上的明珠必看的最美景点。我们站在碑前,仿佛看见当年哈尔滨军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战的抗洪场面,其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融入松花江大堤,挡住了洪水的侵袭,保住了美好家园!
抗疫感恩纪念碑,应像哈尔滨一样,建在武汉最繁华地段。各地市州也应如此。此碑不仅是感恩碑,还是智慧碑、警示碑、告诫碑、敬畏碑、爱的传递碑、全民团结碑、民族精神碑、民族美德碑、和平年代特色碑。(肖炎方)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