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外宾见面碰脚,创造碰脚礼,很是新奇。普京拳击,开飞机,本已硬汉强人不得了,这历史性人类文明礼节创造,更加不得了。会不会成为永久惯例?
西方文明的见面礼节已有拥抱,贴脸,接吻等。特别是接吻,中国人起初嘻之曰“啃”, 突出 说明接吻的狂热程度。这些见面礼节曾被中国人神吹,神往,有的还争相效仿。和同性没意思,关键是和异性竟能如此亲密。西方文明确实先进!西方文明程度确实高!
可“新冠肺炎”一来,大家带上了口罩,还有人套上了塑料防护衣,与人说话也会保持一定距离。这类肉体接触的见面礼节不能用了。哦,这礼节受到了时空限制,而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旋即想到,我们华人见面传统习惯是行“拱手礼”,“作揖”,历史悠久,古老,科学,二千多年呐。虽然后来发展成为握手,“拱手”仍然还在“拱”,且由朱镕基在一次和全国观众见面时一“拱”而复活,而再度兴盛。
握手,边走,边伸出手,表示热情,欢迎;拱手,则边走,边拱手,表示敬意,欣喜。无论是见面欣喜,尊重,还是告别留恋,感谢,拱手比虔诚鞠躬都更昂扬向上。
虽然“新冠肺炎”防疫要隔离,要距离,但这限制不了华人几千年前创造的礼节。两栋楼房之间,可以隔空“拱手”,以示友好,亲近。送友,可以一直“拱”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隔空飞吻,那是小孩子把戏。隔空拥抱,倘是异性,揽入怀中,占为己有,在一般人感觉,仍有不正经之嫌。
相比碰脚礼,要到面前,跟前,防疫须两米,要站定,低头看;不抵“拱手礼”轻松,自由,灵活,向上,姿势美妙。
华人讲究,追求庄重美,含蓄美。为什么“犹抱琵琶半遮面” ,为什么“回眸一笑”, 而不去拥抱着“啃”? 庄重啊,含蓄呀。上帝奖赏,我终身曾享受过两次女友作家的留恋告别,那是“拱手”的变形-----摆手。不是挥手摆,而是垂手摆,手在裤缝那儿小幅度摆,只摆手,而不摆臂,含情脉脉……很微妙啊……这是抱着“啃”的肉欲满足和间接发泄所无法对等比拟的,这是灵与肉的本质的天壤之别。
这次“新冠肺炎”,已经凸显中国的社会优势、制度优势、强大国力、团结力量、传统美德等等。本文凸显中国古老文明文化确实伟大,你不更增文化自信?(肖炎方)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