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游守林的《河润情思》
初得游守林的文集《河润情思》,只觉封面淡雅清香,步入字里行间,方知五味杂陈,有对社会的思考,有对人物的追忆,有对时光的慨叹。虽来不及篇篇细读,无暇字字入眼,但部分篇什却让我刻骨铭心,总有那么一股言说的冲动。
俗语说“文品即人品”,一个人性格、修养和才情会通过其文字自然地流露出来。我因钦佩游守林的人品,言说其作品乃顺理成章。“文如其人”,读着游守林的文字,仿佛看见他那笑容可掬的样子。10多年前,我被借调到省公安厅办公室和政治部帮助工作,与游守林共处达三年之久。当时,游守林在办公室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并不显山露水,也不与人争功,不与人套近乎,本真地做人,踏实地做事。他留给我的印象是质朴的、美好的。当他将正式出版的文集赠送与我时,我对他的人品与文品更加刮目相看了。
在这个世俗的时代、在这个平庸的当下,富有诗意情怀的国人已经不多了。当他人在热衷谈钱炒股,媚权溜须之时,游守林依然坚守本心,不易,不易!还有一点不可不提及,那就是主修理科的他仍然坚守着文学梦,实属难能可贵。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我得为游守林笔下的文字说上几句;不管从哪个角度切入,此文集都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现以战友身份说几句真心话,不足之处,出格之语,还望守林兄海涵。
我与守林兄都属“大荆州”老乡,其笔端的故乡情结和方言俚语自然引起我的共鸣。我与他的经历酷似,从小生活在农村,从小与油灯为伴,随后迁入县城,再奔入省城。相似的经历让我自信地说我能读懂游守林。
守林兄与笔者对农村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毕竟我们是在“木(匠)、瓦、窑、石、漆,带刀(指的是剃头师傅。他们走乡串村揽业务时,总得带上几把剃头刀和剃头布)坐下席” 民谣声中长大的。文学史经验证明,作家创作资源有二:一是童年,二是故乡。作品的深层意蕴中总是少不了作家童年经验的印记和故乡的影子,游守林的作品当然也不例外。
游守林的文集中有小说、诗歌和散文三种文体,其中散文居多,也写得最好。散文中有小品、杂感、随笔和通讯。我不准备将他的文章进一步细化,只说说自己真实的读后感——率性而言,毫无保留。(张友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