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 还说: “这一天夜晚,家家户户的妇女结扎彩丝线,空很细的针,有的人用金、银、黄铜做成针,把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
情人节
因为中华文化圈,中国、日本、韩国,中国传统的“七夕”,近年来被称为“东方情人节”。
这晚,牛郎织女相会,全天下喜鹊赶去为之搭桥,像一道彩虹,因此又叫“鹊桥相会”或“鹊桥会”。多么壮观的仪式啊!
复兴中国文化,民间把这一天叫中国情人节,不负祖先,不负苍天,美不胜收,美不胜说啊。
含蓄美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构思奇特,情真意切,脍炙人口,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唐朝张九龄在荆州南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天涯”里没有他远方的情人?
现代文学“荷花派”代表孙犁小说《荷花淀》,几个女人商量去探望参军丈夫:“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才过了两天,明明是藕断丝连,强烈思念,却说这理由,说那理由。
这都是中国情人微心愿里显现的含蓄美。
浪漫美
《诗经•蒹葭》,虽然“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可她“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难以现身; 但他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锲而不舍 。
追求男女之爱的“道路”如此艰难而又浪漫,这种追求已经远超过物质的,肉体的,而达到了人生道德精神的追求和修养。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北宋欧阳修名篇之一,脍炙人口。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描述的是美情美景。绝不是月黑风高,那只能滋生龌龊、肮脏、丑陋、邪恶、罪孽……
“月上柳梢头”, 朗朗星空,月上柳梢,环境多么清新,静谧,秀美,迷人。美的环境,如果没点美事,真是有点缺憾。好,美事来了:“人约黄昏后”。
原则美
中国汉乐府民歌名篇《陌上桑》,叙事诗,富有喜剧色彩。诗人塑造罗敷的形象也依循人们识辨人物的一般顺序,由表及里,成功塑造了一个亲切可爱、貌美品端、机智活泼的乡村女性形象,完美展现亭亭玉立的人格力量 ,成为理想中完美的化身。采桑女罗敷因其拒绝艺术得以“出淤泥而不染……”辉映千秋。
面对“五马立踟蹰”的凌人气势 ,面对“使君遣吏往”的耀武扬威 ,面对“宁可共载否”垂涎三尺的荒诞行径 ,罗敷没有软弱求情 ,也没有惊慌怯场 ,而是挺身而出 , 勇的气质夺其志,义正词严 :“使君一何愚!”接着,夸的谋略攻其心。夸一个并不存在的夫君,压垮对方。
孟子提出成为男子汉大丈夫的三大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竟在这采桑女及后来<<白毛女>>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可以仍为当今妇女之楷模。
这是中华民族并未成文的情人原则: 平等,互尊,两厢情愿,两情相悦……
中国文化对道德行为有广泛而深入的约束。古圣人“男女授受不亲”;民间“男人的头,女人的腰,只能看,不能捞”; 还有同族同姓不能相爱通婚 等等。
这些原则是对自己、他人、亲人、爱人的尊重,是人的尊严。有别于动物的随意性。中国情人的情,才富有人性美,富有情趣美,富有情意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心愿美
以上诗文诸例,多选自初中语文课本——九年义务教育,正一代一代往下传。
情人节,有别于教师节医师节的狭义性。情人节也给妻子送礼物,是爱情的发芽,继续生长,成熟,延续,燃烧,辉煌。所以情人节,具有广义性,全民性。
农历七月初七,是丰收之后,是成熟时节。我们心意是美好的,胸怀是宽广坦荡的:
愿天下规矩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规矩有情人天天举案齐眉情人节。
(肖炎方: 评论<<问责新机制让庸官混不下去>> 阅读量4776万,<<润物无声的五毛钱仪式感>>被10多家国网省网转载,阅读量达4.4亿。<<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语病须改正>>,改变了央视一个两会专栏;<< 上海高考作文: 理性对待事物发展的任性>>等被精荐,置顶。)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