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松滋电视台梁军先生在微信群广泛征集“松滋十大碗”文化故事。我这里有一个,非常遗憾,且非常神秘,讲给大家听听。
为<<张氏族谱>>,舅舅带我到松滋去寻亲认祖,还帮忙拍个照。长誉驾车。到了街河镇新生村,穿行在村庄田野之间。冬阳晒得我浑身发热,甩衣撂帽; 本地人张炳林边走边讲,听得我心旌荡漾。
这是“撒食坡”,那是“猫崖坡”,那是“牛长岭”,那是“跑马岭”,那是“马食口”,那是“猪佬湾”。这全是付宰相的田地。我问张炳林,他是哪个朝代的,张炳林说不知道,只知这些地名,千百年了,相传至今。张炳林指着前面的坡和岭,说,你看这痕迹。我参加过开发区地名普查,地名一般不会瞎传----有话必有因。
也是,荆州曾为8朝古都。传说么,怎么说得清哪朝哪代呢?
接着他讲起了故事,津津有味。
付宰相家里很多人,很多田,牛肥马壮,鸡鸭成群。他在城里当当宰相,家庭农庄经营两不误。特别神奇的是,他早晨去城里上朝,提着松滋特色名菜“十大碗”, 献给皇上。晚上回来安排农事家事。早出晚归,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母亲也感觉无比奇怪,就问他是不是真的早出晚归。问了多次以后,儿子才不得不对母亲讲真话,指着门角落里站着的一根竹棍,说,这是“竹马”, 我早晨骑它去上朝,晚上骑它回来,就把它靠在门边。
母亲睁大眼睛,说,真的?儿子连连点头说,是真的。路上,风驰电掣一样,逢山过山,逢水过水,快得耳边只有风声,呼呼地响。在长江上飞,像放风筝。他母亲哪里肯信,连说直说你哄我,你拿我试试,看是不是真的。儿子挡不住,也并不知其中奥妙,就让她试。结果,他母亲往胯下一放,那竹棍竟然裂开了。
儿子赶忙接过来,心疼地摸呀,捏呀,用口吹呀,用舌头舔呐,破竹棍怎么也捏不拢了。放到胯下,“竹马”不跑了,成了真正的竹棍……
儿子慌了神,连夜起身往城里赶,可是紧跑,慢跑,肠子心肝都跑球起,还要等船过江。等赶到朝廷,太阳早已西下。皇帝早已用别人奉献的殷勤替代了他的“松滋十大碗”。这付宰相就是因为献松滋名菜“十大碗”有功,才被提拔重用。这一天,居然延时不贡,有企图谋害皇上之嫌。皇上大怒,权力已经易主,将他削职为民,赶打出去……
他痛哭,嚎淘大哭,几天才摸回到新生村。祸不单行,他的粮仓失火,被烧得一干二净。
现在挖河,还可以挖出他当年粮仓里的米来,哪个头疼,肚子疼,煮水一喝就好,说得神乎其神。
故事虽然荒诞无稽,也说明一些道理: 有些秘密,不可轻意示人; 一旦破坏,不可修复。有些秘密,还具有神秘性,一旦泄露,分文不值。
所以:保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捍卫国家秘密,人人有责!
(肖炎方 荆州市东方红中学退休教师)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