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大国一样暖
中国扶贫已是国家行为,已是连续几年的国家重点工作,中心工作。这实际上是把中国民间的“被窝往寒处扯” ,把民间民族普遍拥有的家庭美德,上升到扩大到国家美德。
现在央视新栏目<<世界听我讲>>,今天我作“中国听我讲”,讲我隔壁先旺爹家里扶贫的故事。肖先旺是我父亲的前辈,高我两辈,又仅一墙之隔;按荆楚习俗称呼,我尊之为爹。
为孙子谋资料
我民办老师转正进城多年了,老家广袤的田野和绿油油的庄稼仍叫我心向神往,魂牵梦绕。有段时间,家里几乎每天来乡下客人,推进涌出。
新年伊始,春暖花开之时,我正在东门外东方中学埋头笔耕。猛一抬头,办公室门口塑了一尊雕像:清瘦的脸,欣慰的笑,年轮的斧痕,短短直直黑白相间的发,缀有补丁的褪色的黑上衣,洗得发白的解放鞋。
“先旺爹!”我惊喜地景仰地叫着迎出去。先旺爹是我们村我们肖家大台首屈一指极受尊重的文化人,他幺儿肖生乔,读军校,大学毕业后分到北海舰队,不到30,就升到了海军团级,还前程无量。他满可以去大城市享洪福,而他却舍不得肖家大台的两亩责任田,真是“旧屋薄地破棉祆——农民三件宝”。更舍不得家里几个穷姑娘。
一听说为他孙子弄配套资料,我赶快跑图书室,没有。坐“的士”到别校,只弄到一本,他执意要给钱,我怎会要呢?我进城10年,他第一次来。我把他引到我家,叫我老婆好生款待,急着回到办公室去坐班。
等我中午放学回家,先旺爹走了,说要回家扶他责任田里被风雨吹倒的棉花苗子。别人,别单位,都是“扶强不扶弱”,我们尊敬的先旺爹呢,他是扶弱不扶强,不扶他的军官幺儿,却要决心把他农民女儿的孙子也要扶成一棵大树。
我找城里几位朋友弄到其他几本,周末专程送回老家。我那点资料是不是为他心中那几棵苗子增添了一点点养料呢? 后来听说生秀、生友、友生三个姑娘的孩子都还有点出息,那可是他精心抚育的结果呀。那时他就懂得——扶贫先扶智!
向平凡的美好致敬
我后来经常回庙兴村肖家台,看望年过80的老父母和年过80的老奶奶。每次都是超市购物一个小拖车,鸡、鸭、肉、鱼、糕、元子。
老母亲门口总是坐满了人: 喜欢婆婆、全子婆婆、鄢婆婆、小幺爹、仁贵婆婆、小秦姐、加宽爷等。闲聊,晒太阳,播棉花。个个都高我两辈三辈,每回我都要拿出水果,点心,分给她们一两样,尝尝新。她们还客套,不好意思,我硬塞到她们手里。她们都舍不得尝,就这么老拿着。
老母亲说去烧火我吃饭,她们就都走了。鄢婆婆最后也起身。我拉住她,说,您不走了,就在这里吃点便饭。因为先旺爹已走,她回去也是一个人。鱼糕元子,开水一煮就好。我们开始喝酒,慢喝,慢讲,讲先旺爹,讲乔儿。我把对先旺爹的敬重与感激全都转移到她头上,跟她敬酒,夹鱼糕。
有人说我顾及心蛮好,顾到几乎所有亲戚朋友。碰到余大才、姜大超等庙兴人在沙市卖西瓜,也给他们买碗肉丝面,打二两白酒,让他们坐在板车边韵味,勾来沙市人新奇的眼光……
那天,我和鄢婆婆喝着,讲着,直喝到她开始抹眼泪,流鼻涕,我马上递过卫生纸……
先旺爹帮我写春联
小时候,我家乡,范围应更大些,全中国,普遍没文化。先旺爹是我们全村唯一的中学生,会写。腊月30那天,父亲早早买回了墨,要我从中午就开始磨墨水。快近傍晚,请来旺爹,要我牵纸,让我感受文化的庄重与伟大:“看杨柳又是新春,观田庄必竟丰年。”
全家人停了烧年饭的火,站在旁边恭恭敬敬。还没写完,母亲就端来一碗荷包蛋。先旺爹客气不过,在我们一家人的注目礼中秀秀气气地吃完,父亲装烟,奶奶倒茶。我们全家人说着“多谢”和“劳慰”。紧接着,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年饭,新年的喜气全从春联红出来。
直到现在过春节,城里人大多回乡里——根在乡里,乡里又比城里热闹。不说放鞭炮的震动与香味,也不说乡里乡亲,一亲百亲,家家户户喊喝酒,单是那红彤彤的对联就映红了你的脸,映暖了你的心。
生长和谐美好强大
我常常遥望东方,似乎看得见老家广袤的田野上又多了些茁壮的绿油油的苗子。
“被窝往寒处扯” 。确实,哪里寒,往哪里扯。 这是生存法则,人生常理,更是人性美德。现在国家扶贫,就是把极小的个人感受行为,极大化,让每一个地方都脱贫,都温暖,都像祖国大家庭一样温暖。
先旺爹是庙兴村那一辈人里,最有水平的,忠厚本分,当了一辈子小队会计。当时读岑河中学的,据说还有六队一个肖生华,是生富爷、生云爷他们家弟弟,可惜英年早逝……
先旺爹也是一个苦命人。不过,培养出了优秀儿子和几个好孙子,是他人生最大的安慰和骄傲。
先旺爹的美德,也是中国老一辈人的代表和典范。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祖国,之所以这样和谐强大,就是无数个“先旺爹”在强有力地支撑着,在家里“扶贫”, 在“被窝往寒处扯” 。这种家风,这种美德,正在茁壮生长,正在发扬光大,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祖国,将更加和谐美好强大。
(肖炎方 荆州市东方红中学退休教师)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