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视频: 全班小孩进教室,绕弯子,跨过去,放水杯,上座位。门口扫帚撮箕倒地,拦路,却都视而不见。
曾有小说,写董事长招聘经理。前面进来几位,光彩照人,风度翩翩,韬略无限,深不可测,尚未开口,董事长就摆手,示意他离去。原来,董事长在门口设了个局,放了张纸。而应聘者全都忽视了这纸。最后一位,进门就捡纸,董事长起身,握手,说,好,不讲了,你被录取了。因为来聘者,个个都胸有丘壑,关键在细节。
还有一个人,去求老板谋差事。去时,老板不在,办公室里空无一人。他见零乱,就帮整理,帮打扫。老板来了,见变了样。他恭恭敬敬说明来意,老板说,你已经被录用了。因为他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主人公态度和踏实精神。
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勤劳是幸福之本,懒惰是万恶之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所以,最好最简幼教: 从力所能及的小家务做起,有诸多好处。
懂得辛苦。只有自己参加劳动,才知道“粒粒皆辛苦”, 才更爱亲人,心疼亲人,想替换亲人。
收获快乐。家务事做好了,减轻了家长负担,家长高兴。客人看到了,客人高兴,夸奖。小孩就在这正能量中茁壮成长。
欣赏美感。小孩一边做家务事,一边收获快乐,得到家长客人表扬,夸奖: 这地扫得好干净呐!这椅子摆得好整齐呀!小孩就开始产生美感,爱美,爱美好环境,欣赏美感。
拓展创造
还怎样才更美好呢?椅子怎样摆?格局怎样变?童心是最富于想象,最富于创造的。加之劳动本身创造美,促进科学进步,促进人类进化。
童心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没有边际的。他爱了小家,再到别人家,别场合,也许就看不惯了,就要动手帮助了。事实上,很多亲兄弟亲姐妹,一到别家,就主动帮扫地,帮收捡。这种爱,爱美,爱亲人,就拓展了空间,就自然升华了,由小爱到大爱,由爱家到爱国。
惯,适得其反
常说“拙娘养巧女” ,看遗传不可思议。可正因为娘笨拙,什么都由女儿做,就做成了“巧女”。 其中有些娘是真拙,而有些娘却是假拙,是苦心培养巧女。当然也不乏巧娘养了拙姑娘,有人说是品种退化; 其实不是退化,是巧娘太巧了,这也瞧不起,要亲力亲为,那也包办代替,不教她劳动,巧姑娘竟被她娇养,憨养,懒养,养拙了。是不是有点可悲呢?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孩子。可孩子儿时没流的汗,晚年都要变成汪汪眼泪流出来。
妙,多措并举
当儿时的劳动成为习惯,成为兴趣,一般都会终身不变,有些还会发展为工匠精神。
可现代,几乎所有家庭,都只从诗、文、洋语,从琴、棋、书、画开始,而忽视了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于是出现开篇那一幕。
双管齐下,多措并举,并不矛盾。只不要忽视了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就更好。
虽然“船到桥头自然直”;可我们何必等到“桥头”才着急呢?一直就 “直”行,不更快些吗?
(肖炎方 荆州市东方红中学退休教师)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